日常中该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有关于手足口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切断它的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了解它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的去了解一下日常生活当中该怎样预防。
1·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孩子出现手足口病要怎样护理呢?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应彻底消毒。一 般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曝晒。患儿居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可用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居室内勿让过多的人员进入,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发生于夏季,容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适当补充水及营养,给予孩子的食物应易消化、柔软、无刺激;患儿应卧床休息1周,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配以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小儿患本病易出现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醮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以免感染,并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金霉素、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 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的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家庭应准备体温表,家长应学会测体温看体温表、数脉搏和呼吸。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对于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等。
以上文章内容为我们具体讲解了,有关于儿童患上手足口病的一些护理方法,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的对症治疗,多喝水,皮疹的护理,白衣服被褥要清洁,应卓要选择舒适柔软,经常换洗。希望你们能够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
-
如何防治手足口病发生对于手足口疾病的出现我们还是应该比较熟悉的吧,手足口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了,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概述一旦被手足口病疾病所折磨上困扰上的话,我们不应该盲目进行治疗,要在患病的时候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患者在一
-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手足口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了,这个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为此我们大家平时的生活当中如果一旦发生了手足口疾病一
-
要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相信生活当中提及手足口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这个疾病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发病比较迅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给很多孩子和家庭带来
-
手足口病在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非常高,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健康也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疾病在出现的时候,一般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