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手足口病的发生呢

如何防范手足口病的发生呢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一些细菌和病菌都开始我要起来,孩子在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经常把比较脏的手,往嘴里放,或者是揉眼睛,这样就非常容易引起一些疾病,例如说手足口病,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手足口病的发生呢!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首先出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常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和皮疹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由于手足口病尚无疫苗,提前预防非常关键。看护人员应勤洗手,用肥皂给儿童洗手;尿布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常通风,勤晒衣被;充分清洗、消毒儿童使用餐具;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每天晨起要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健康生活方式。

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都会有哪些症状呢?

多数患儿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发病突然。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高热持续不退,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手足皮肤出现散在点状玫瑰色斑、丘疹,直径约2-10毫米,逐渐成为水泡,周围充血,皮肤上的水泡不疼痛,也不容易破溃,数天后干燥结痂。口腔粘膜的水泡破溃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黄白或灰黄色伪膜,灼痛明显。患儿常有拒食、哭闹、流涎等现象。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可消退,一般不结痂,不留瘢痕。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痊愈后无后遗症,但也不能轻视,有个别人可发生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在发热不退时,应到医院诊治为好。

温馨提示,当手足口病在发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发生,在孩子的手部足部口部臀部,都经常会出现一些疹子,另外还伴有发烧喉咙痛等症状,家长朋友们要了解这些症状,当孩子出现时,要帮助孩子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