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出血热 > 出血热常识

出血热疾病发病原因有什么

出血热疾病发病原因有什么

出血热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并不太好康复,所以专家建议对于出血热疾病我们更加应该重视积极的去做好预防,那么要想很好的预防出血热这样的疾病发生,有必要先去了解出血热疾病发病原因有什么呢?

老鼠为主要传染源

出血热全称是流行性出血热,目前国际上统称其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它是由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鼠类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每年3~5月为出血热发病的小高峰。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老鼠咬伤才会患上出血热,其实不然。含出血热病毒的老鼠分泌物、排泄物会形成微小的颗粒散布在空气中,人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或者吃了被污染的食物,都可能被感染上。当人们在野外作业时,被寄生在老鼠体表的螨虫叮咬,同样会引起病毒的传播。此外,孕妇若患上此病,也会通过胎盘传给婴儿。

“三痛”“三红”要当心

出血热病人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突起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一般持续3~6天。由于病毒引起了全身中毒现象,病人会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即“三痛”。头痛是脑部血管扩张充血的表现,腰痛可能与肾周围充血、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导致。由于病毒侵入,*毛细血管受到伤害,血管壁被损伤,患者会出现脸部、颈部、上胸部红肿充血的现象,俗称“三红”。

(一)发病原因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虫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

(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是主要的。病毒进入*后,经复制增生产生病毒血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出血、水肿和休克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病毒血症亦可引起各个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并导致功能障碍。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各重要脏器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管腔内纤维蛋白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实质器官细胞出现变性和坏死:肝小叶中心坏死,亦可见灶状或点状坏死。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肺泡内有蛋白渗出液,肺毛细血管可有纤维蛋白血栓。肾脏体积增大,镜检可见肾小球血管壁及肾小囊基底增厚,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除自溶现象外,尚可见浊肿和管内少量红细胞。肾髓质内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因而挤压周围肾小管,使管腔变狭窄甚至闭塞。肾小管上皮有节段性变性坏死。此外,心肌、肾上腺、胰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坏死区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脑膜呈非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脑实质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出血及淋巴细胞浸润。皮质及脑干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噬神经细胞现象和小胶质细胞增生。

关于出血热疾病发病原因就给大家讲述到这里,我们了解出血热疾病的发病原因,才能够帮助人们去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做好对于出血热疾病的预防,假如不幸患有出血热疾病我们也要根据自身所患疾病的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