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

了解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

家长们要多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养成儿童爱喝水的正确习惯,当儿童受到一些细菌感染,引起细菌性痢疾症状时,家长们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治疗,全面的掌握细菌性痢疾的病发原因,更好的进行疾病预防,那么,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病前2-7天内与患者有接触,饮用过污染的水,进食过受污染的食物等。

2、症状及体征:详见前述各型的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脓细胞、如见巨噬细胞,则有较大诊断意义。大便(粘液)或脓血部分培养阳性则可确诊)。

4、急性期应与胃肠炎、肠炎、伤寒、食物中毒、阿米巴痢疾等鉴别,慢性期应与肠结核、血吸虫病,结肠癌等鉴别。

预防

由于菌苗的应用在目前还有较大困难,预防措施主要是管好传染源及切断各种传播途径。

1、传染源管理。对各型病人和带菌者加强管理,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应在大便正常后一周或大便培养二次阴性后,才可解除隔离。对一些重点行业(如饮食、饮水、托幼、公共服务行业等)。从业人员带菌者应及时发现,并调离工作,经彻底治疗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饮水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饮水食品安全。

(2)搞好环境卫生,处理好粪便、垃圾、污水、消灭苍蝇。

(3)加强卫生宣教,搞好个人卫生,纠正群众中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但是治疗后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

(l)急性期患者要卧床休息,大便次数频繁的,应用便盆、布兜或垫纸,以保存体力。

(2):以流食为主,开始一二天最好只喝水,淡糖水、浓茶水、果子水、米汤、蛋花汤等,吃牛奶有腹胀者,不进牛奶。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稀饭、面条等,切忌过早给予刺激性、多渣、多纤维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品,可鼓励病人多吃点生大蒜。

(3)保护肛门: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肛门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肤容易淹坏溃破,因此每次便后,用软卫生纸轻轻按擦后用温水清洗,涂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类油膏。

(4)按时服药:要坚持按照医嘱服药 7~ l0天,不要刚停止就停止服药,这样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很容易转为慢性痢疾。

温馨提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要注意足够的卧床休息,由于这个时期的患者大便次数比较频繁,家人们要要有足够的耐心,机械控制好情绪变化,和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的进行服药,这些都是是治疗急性痢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