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残疾人时的礼仪及注意事项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现代社会人综合素质文明程度的最直观的体现,是人生品位修养最直接的写照。礼仪的定义是很广泛的,最根本的原则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从这个立足点来说,就是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多替别人着想,如果没有对他人的关心,一切礼仪都会是无意义的东西。其实所谓现代文明的核心,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关怀。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为他人想一想,我们的现代文明就会有很快、很大的提高。
对残疾人的帮助要适度 在面对残疾人时,有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当他们没有提出需要他人帮助时,就不要前去帮他们,比如说,架双拐行走或上下楼梯,别人一扶就会失去平衡,反而有‘帮倒忙’的尴尬。残疾朋友若不希望别人帮助,也请明确表达出来,这并不失礼。
面对视力障碍的朋友
1. 与盲人朋友交谈前,距离他一两米远时,首先应有一个声音的提示,让他知道你在他的附近,然后再进行交谈,语调应诚恳而低沉。盲人朋友一般都比较拘谨,切勿大声疾呼或突然向其握手和拥抱使其受到惊吓。
2. 在引领盲人朋友时,注意他的习惯,如他习惯拉着你的左手或右手,所到之处尽可能对他详尽介绍,特别要避免“你坐这儿、坐那儿”,他们看不见,对方向、位置难以把握,我们带他们就坐时要明确地告知他们:请坐在你左边(或右边)的位子,等等。
3. 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在场的人员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使盲人朋友可依据声音来辨别现场的人员。
4. 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尽最大可能将现场情况、他面对的主要人员进行描述,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他们能很快地融入即将参与的活动之中。
5. 盲人朋友只能靠声音来扑捉外界信息。由于他们看不到周围的事物,难以判断周围的人离我们的远近距离,此时难免会提高音量、担心别人听不到自己的讲话,此时若能勤于问问身边的人,就可避免说话声音过大。如果我们多想想别人、关注环境,就会养成低声讲话的习惯。讲话的语调、节奏,特别是音量不能太高,从现在开始锻炼降低说话的声音。你会发现,你的声音越低会越好听,会越吸引人。你还会发现,一个低沉的声音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并博得信任和尊重,你会显得更有修养。
6. 与盲人朋友在一起时,请提示他们用盲杖协助行走时,要小心盲杖戳到别人,若碰到别人应及时表达歉意。
7. 与盲人朋友在一起时,请提示他们,应注意纠正自己的盲态。建议朋友们试试这些方法:全身放松、特别是双肩放松,头摆正,不要歪着头去‘追光’,面部表情尽量放松、保持平静,最好面带微笑与他人交谈。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克服焦虑与恐惧,这样才能充满自信,这也是克服盲态的根本。另外,还应注意纠正一些习惯动作,如不停地捻自己的衣服角、沙发巾,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喧哗,等等。
8. 与盲人朋友在一起时,请提示他们,应随时随地注重个人卫生,干净整洁是我们获得尊重的根本。
9. 盲人朋友因难以把握颜色的搭配,不妨多请教别人,看什么颜色的衣服适合自己的肤色、身材,为了便于着装,可选择同一颜色的套裙、西装、袜子,等等。
10. 如果我们与盲人朋友共同进餐,请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先帮他们触摸到自己的碗、筷、杯、盘在什么位置;2)为了便于盲人就餐,应给他们准备一个碗和勺,这样,饭菜不会杵到桌子上; 3)问清他们喜欢吃什么菜,先帮他夹一两种菜、并告诉他面前的菜是什么,看他们吃完盘中的菜,再换另一种,菜量少一些,各种菜尽量不要搅在一起,影响口感,4)吃鸡鱼等带骨的食物时,要提醒他们注意,避免扎嘴。据我的观察,盲人朋友总是不愿麻烦别人,就餐时往往很仓促,填饱肚子了事。我们更应对他们有体贴入微的关照,使他们也能慢慢品尝各类菜品,享受到餐饮的乐趣。盲人朋友对自己的困难和特别要求也应主动告诉身边的朋友,别不好意思、怕麻烦,要知道,帮助了你、别人也收获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