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专题 > 急救 > 中毒急救

核辐射对人体危害取决于辐射剂量

核辐射对人体危害取决于辐射剂量

大家都知道,核辐射对于我们*来说,他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日本的地震早已成过去,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各国的影响仍在持续,扩散到中国境内的放射性物质也进一步蔓延。

北京、山东、江苏、广州等地陆续在菠菜、莴苣等蔬菜中检测出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山西省地表水体样本被检测出含有极微量的碘-131和铯-137。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例行发布时仍强调,上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危害环境及公众健康。但放射性物质存在介质的增加,让人们变得更加谨慎——这表现为个别省市相关蔬菜的市场需求出现下降。

专家指出,尽管核辐射在国内的扩散范围不断加大,传播途径陆续增多,但从放射性物质剂量水平来看,其对国内居民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空降传播链

实际上,蔬菜和地表水中检测到的辐射物,源自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

由于氢气爆炸及乏燃料池冷却系统失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裂变产物发生泄漏,碘、铯、锶等放射性核素与烟尘混杂,组成核辐射尘埃进入大气层,随高空风和大气环流向各地飘散。

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首先被检测出含有极微量的碘-131,很快,这种放射物质就在全国各地空气检测结果中被发现,部分省市还检测到更微量的铯-137和铯-134。

与此同时,空气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也自然沉降到地面,附着在露天的建筑、农作物、土壤和地表水等表面。如遇降雨,沉降过程还会进一步加速。

通常而言,放射性物质进入*内,主要有吸入、食入、皮肤吸收和伤口侵入等四种途径。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也可经由沉降后附着的食物和水传播链,间接进入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