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健康之道

避免痛风 锻炼饮食是基础

避免痛风 锻炼饮食是基础

目前痛风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并且近些年来痛风逐渐年轻化,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很多年轻人又不注意身体,饮食不良、营养过剩、长期喝酒、精神压力等等就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和预防是关键。为此,寻医问药网专家访谈,特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小峰教授为大家讲解关于痛风的相关知识。

专家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饮食过多营养过剩有关,对绝大部分患者来说是痛风发作的主要因素。

1.寻医问药网:什么是痛风,您能解释一下吗?

李小峰:痛风是由于血尿酸增高,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结晶而引发的疾病,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慢性过程中可造成关节局部骨质破坏和畸形,严重的可造成内脏的损害而危及生命。

痛风的具体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和血尿酸的升高有密切的关系。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饮食过多营养过剩有关,对绝大部分患者来说是痛风发作的主要因素。

虽然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均有痛风发作,但尿酸升高一定是该病发作基础,因此合理节制饮食,适当锻炼运动,保持标准体重是痛风治疗的基础,只要应对得当,预后较好,相当一部分患者不需要长期服降尿酸药物。

2.寻医问药网: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李小峰:指37℃时血尿酸含量男性>417umol/l(7mg/dl),女性>357umol/l(6mg/dl)该值是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度,超过该值则尿酸盐可在组织中沉积,引起痛风症状

尿酸生成增多:食物嘌呤摄入增多;体内嘌呤合成增多;体内核酸分解旺盛尿酸排泄减少:慢性肾病;某些药物、毒素;酸中毒、铅中毒。

3.寻医问药网:痛风的发作机制?

李小峰:血尿酸急剧波动:血尿酸突然升高,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尿酸盐。血尿酸突然降低,痛风石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

尿酸盐结晶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和水解酶→炎症→急性发作,维持终身不发病的高尿酸血症,称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4.寻医问药网:痛风关节炎的发作特点是什么?

李小峰:急性发作:突发,病初24—48h达高峰,常于凌晨3—6时发作,典型急性关节炎,疼痛剧烈。病程短:3—5天或1周右右自行缓解,间歇期如常人,消肿后局部表皮有脱屑。

5.寻医问药网:痛风的实验室诊断与标准?

李小峰:痛风的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增高:男>420μmol/L、女>357μmol/L;

尿尿酸增高或正常:正常<3.57mmol/24h,超过有价值;

血WBC增高,核左移,血沉增快;

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有尿酸盐结晶。

痛风患者具备以下三项中一项者可以确诊:

(1)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

(2)痛风石

典型的临床表现。

或具备以下三项者亦可确诊:

(1)典型急性发作单关节炎之后有一无症状间歇期

(2)持续的高尿酸血症

(3)用秋水仙碱治疗关节炎可迅速缓解

专家说:痛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来源”,“增加去路”。

6.寻医问药网:目前痛风的治疗目标及治疗特色及方案有哪些?

李小峰:治疗目标:血尿酸<360umol/l(6mg/dl) 、血尿酸<240umol/l(4mg/dl)(任何部位痛风石形成和尿酸性肾病)。

治疗特色:“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来源”,“增加去路”。

治疗方案:急性期治疗是重要环节,间歇期维持是根本保障。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

1.激素:强的松、得宝松、甲强龙等。特点:短期应用,可以快速消除炎症镇痛,显著改善症状,改 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承担较多药物的副作用。

2.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乐松、醋氯酚酸、西乐葆、依托考昔等。特点:有消炎镇痛作用,快速止痛,主要副作用有胃肠反应,无需长期使用。

3.秋水仙碱特点:快速消炎止痛,但副作用偏大,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骨髓抑制、肝细胞坏死及神经系统毒性等。

间歇期维持(原则上应当长期达到上述治疗目标)。

(1)减少尿酸的来源

1)低嘌呤饮食:动物内脏不能食用。

 2)饮食控制:减肥达到标准体重,以后每天称体重,保持体重恒定。

(2)增加尿酸去路

1)多饮水每天2000ml以上。

2)碱化尿液:小苏打2片,每日三次,长期坚持服用。

3)禁酒

(3)降尿酸药  

 1)抑制尿酸合成: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特点:用于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使血尿酸下降达标的患者,降尿酸作用快,尤其是非布司他,可较长时间使用,但急性期使用时容易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别嘌呤醇可以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2)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

特点:可以增加尿酸从肾脏的排泄,用于持续尿酸不降的患者,可以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合用。应用时应多饮水和碱化尿液,防止肾结石的形成造成肾功能的损害。

7.寻医问药网:痛风的并发症有哪些?

李小峰:依据欧美对痛风患者死亡原因的统计,因痛风而产生的并发症中,以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占最多,其次是尿毒症,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但在亚洲地区日本的研究却以以尿毒症居首位,其次才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不论是什么样的并发症,这些研究统计数据都值得我们重视。

(1)尿酸性肾石病

有10%~25%的痛风患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肾石病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细小的泥沙样结石容易随尿液排出,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较大的结石常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并发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腰痛。

(2)痛风性肾病

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的蛋白尿,一般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逐渐转变为持续性,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等张尿等,晚期则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最终患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少数患者以痛风性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关节炎症状不明显,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不全时,尿酸的排泄减少,可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故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很难判断其高尿酸血症与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量的尿酸盐结晶堵塞在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内,引起尿路梗阻,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4)缺血性心脏病

所谓缺血性心脏病,是指输送氧气及营养给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碍,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坏死,主要有狭心症及心肌梗塞,这就好像自来水管一样,由于污垢阻塞的关系,水管口径愈来愈小,终致水流量减少或完全不通,严格来说这种情况所有人均会发生,所不同的是有些人会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而加速进行而已。

目前美国心脏病协会就把痛风列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的促进因子,因为痛风如未好好治疗,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沈淀在冠状动脉内,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进,均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展。

(5)肾结石

根据统计,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机率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于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因此必须多暍开水,服用小苏打以防止肾结石之发生。

(6)肥胖症

我国由于经济快速成长,粮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不但会使尿酸合成亢进,造成高尿酸血症,也会阻碍尿酸的排泄,易引起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为经常暴饮暴食,因此肥胖者应减肥。

高血脂症

痛风的人较常暴饮暴食,且多有肥胖现象,因此合并高血脂症的很多,这与发生动脉硬化有很密切的关系。

(8)糖尿病

对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饮暴食引起胰岛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饮食疗法,并控制体重,胰岛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复原。

(9)高血压

痛风病人大约一半合并高血压,除了上述因肾机能障碍引起的肾性高血压之外,痛风病人合并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于高血压治疗药常使用降压利尿剂,会抑制尿酸排泄,而使尿酸值升高,此点必须注意。

专家说:痛风患者要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肥胖者要积极减肥,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8.寻医问药网:痛风的日常注意事项及锻炼的重要性?

李小峰:痛风日常预防,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方面。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少吃;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也要少吃;大多数蔬菜、各种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鸡蛋、米饭、糖等可以吃;

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节制烟酒,尤其不能酗酒;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2)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3)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5)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坚持运动,每次至少半个小时,以走步和跑步为宜,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逐渐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