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健康之道

不是所有的胖妹都是杨贵妃

不是所有的胖妹都是杨贵妃

不同于现在的审美,在以胖为美的唐朝,爱美女生争相效仿的对象不是骨感美女,而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据历史资料可知,杨贵妃虽然胖,但是胖的有美感,胖的健康。那么问题来了,胖到什么程度是健康?肥胖症又是怎样的疾病呢?为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周新丽副主任医师,为广大网友介绍下肥胖症的相关知识。

专家说:肥胖症可分为原发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

1. 寻医问药网:肥胖是种疾病吗?

周新丽: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一般用体重指数(BMI)或腰围来表示肥胖的程度。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脑卒中(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近十几年来,肥胖的患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 寻医问药网:我身边的朋友有的是因为食量大而胖但有的是因为某种激素才胖的,所以肥胖也是分种类的吗?

周新丽:肥胖症按照病因学可分为:

(1)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排除了引起继发性肥胖病因的肥胖症。原发性肥胖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且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肥胖的中心环节是能量代谢的不平衡。脂肪积聚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的后果。

(2)继发性肥胖:指由于某些疾病所导致的肥胖。如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及创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3.寻医问药网:有的人微微胖,胖的很可爱也很健康,不算病态。那么有哪些症状表现的时候就是肥胖症了呢?

周新丽:单纯性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约1/2成年肥胖者有幼年肥胖史。一般呈体重缓慢增加(女性分娩后除外),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地增加,应考虑继发性肥胖。

肥胖者的特征是身材外型显得矮胖、浑圆,脸部上窄下宽,双下颏,颈粗短,向后仰头枕部皮褶明显增厚。胸圆,肋间隙不显,双乳因皮下脂肪厚而增大。站立时腹部向前凸出而高于胸部平面,脐孔深凹。短时间明显肥胖者在下腹部两侧、双大腿和上臂内侧上部和臀部外侧可见紫纹或白纹。

儿童肥胖者外生殖器埋于会阴皮下脂肪中而使阴茎显得细小而短。手指、足趾粗短,手背因脂肪增厚而使掌指关节突出处皮肤凹陷,骨突不明显。

轻至中度单纯性肥胖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重度肥胖者则多有腰疼、关节痛,活动能力降低,甚至活动时有轻度气促,睡眠时打鼾。

肥胖并发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下肢浮肿, 蜂窝织炎,麻醉和手术危险,静脉血栓, 皮肤皱褶易发生糜烂、皮炎、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 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易伴发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

专家说:肥胖可以影响人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4.寻医问药网:太胖的人是不是会因为负重而导致关节不好?除此之外肥胖症还哪些危害?

周新丽: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进而影响人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包括:

(1)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

(3)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等;

(4)生殖系统疾病:月经失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5)肿瘤:食管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白血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绝经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6)骨关节炎;

(7)消化系统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胃食管反流病等;

(8)尿失禁;

(9)焦虑和抑郁等。

5.寻医问药网:您能介绍几种简易体脂含量的评估方法吗?

周新丽:(1)体重指数(BMI):直立、免冠、脱鞋并仅穿内衣情况下测体重及身高,BMI=体重(kg)/身高2 (m2);

(2)腰围: 测定时需两足分开(25-30cm)并直立,测量部位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使用软皮尺测量,让皮尺贴着皮肤表面但不压迫软组织。测量者坐在被测者一旁;

(3)身高-体重推算: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4)腰臀围比(WHR)=W(cm)/H(cm),臀围(H)测定时则并足直立,测量部位在臀部最宽处。

专家说:肥胖治疗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

6. 寻医问药网:有很多人认为减肥就是最大限度的减轻体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如何做是比较合理的?

周新丽:肥胖治疗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继发性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各种并发症及伴随病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单纯性肥胖的管理和治疗不应局限于减轻体重,还需要兼顾减少有关的健康风险并促进健康状况。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包括适度的减轻体重(减少原有体重的5%-10%),营养干预和适当的体力活动等措施达到;

除了体重之外,还应兼顾肥胖并发症的管理,包括: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骨关节炎的治疗、以及相关精神、心理障碍的干预;

有效的肥胖管理能够减少对治疗肥胖伴发疾病药物的需要;

体重减轻的目标应该具备合理性、可操作性(可以达到的)、个体化,着眼于长期有效;

具体的目标包括:在6个月时间达到5%~15%的体重下降,这一目标已被证实为可以达到而且有利于健康状态的恢复;

严重程度肥胖(如BMI>35 kg/m2)可能需要更多的(20%或以上)体重减轻;

维持体重减轻和防治伴发疾病是肥胖治疗成功的两个关键;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为了预防体重再次增加以及防治伴发疾病,随访是必不可少的。

7. 寻医问药网:还有一个问题是胖胖的人经常关注的,“如何又健康,又营养的合理减重呢” ?

周新丽:保证机体蛋白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需要,维持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的负平衡状态,并持续相当时间,使体重逐渐下降,接近标准体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1)限制总能量

成年的轻度肥胖者,按每天减少0.53-1.05MJ(125-250kcal)能量来确定每天三餐的标准。而成年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天减少能量为2.31-4.62MJ(552-1104kcal)。

(2)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供给按实际体重计算,蛋白质不少于1g/kg,占总能量15-20%为宜。

(3)限制脂肪

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25%,每日25-50克为宜,建议减少动物脂肪的供给。

(4)适量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供给占总能量55-60% 为宜,其中主粮200-300g/d。

(5)限制食盐和嘌呤

食盐3-6g/d为宜,含高嘌呤动物内脏应加以限制。

(6)其他营养素

必须按正常标准保证饮食有足够维生素和矿物质。

(7)烹调方法

宜采用蒸、煮、烧等烹调方法,忌用油煎、炸的方法。

(8)戒酒。

8.寻医问药网:肥胖是可以预防的吗?

周新丽:超重和肥胖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的。措施是否得力,关键在于摄入与消耗的能量两者保持平衡。防治超重和肥胖症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体重本身,更重要的是减少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超重和肥胖症的防治不单纯是个人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须终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