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 你吃对了吗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新糖友”在饮食上,总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他们有的认为控制血糖就要控制饮食,每次吃饭只要吃到不饿就可以了;有的认为应该尽量少吃主食;还有的认为水果过于甜,含的糖分会很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吃水果``````到底这些糖友的观点对不对呢?为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科陈耀主任医师,为网友介绍下糖尿病患者到底怎么吃是对的。
专家说:糖尿病治疗主要靠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
1.寻医问药网:有的患者认为控制血糖就要控制饮食,所以每次用餐都是吃到不饿就可以了,那么想问您下,不饿就代表吃够了吗?是不是身体所需就可以满足了?
陈耀:糖尿病治疗主要靠“五匹马车”: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饮食的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
但是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需要综合治疗,不能以“吃到不饿就可以了”来衡量。而是需要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来衡量。
不饿不代表就是吃够了,更不是身体所需就可以满足了,如果血糖仍然很高,还要配合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如果血压、血脂、体重也不正常,也要一起治疗。如果单纯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血糖,那就要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避免高糖食物,避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选择高纤维食物,定时定量进餐,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鼓励多饮水)适当活动,保持正常体重。
2.寻医问药网:有的患者稍微多吃点饭,血糖就会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少吃主食这样说正确吗?
陈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但是错误的,还会带来不良后果。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
*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血糖。食物,特别是主食类食物进入*后,经过消化转化为葡萄糖被身体吸收后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运送到各个脏器,为*提供能量。如果吃进的主食过少,能量来源缺乏,身体必然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会产生酮体,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体内蛋白质分解,时间长了会导致消瘦、乏力、抵抗力低下,极易继发各种感染等。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主食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活动强度,适量进食主食。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控制总热量的摄人,以摄人的热量能维持标准体重为宜。肥胖者应减少热量摄人,以减轻体重。
3. 寻医问药网:还有的患者认为水果过于甜,含的糖分会很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吃水果,您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陈耀:含糖量高的水果糖尿病患者肯定是无福消受了,而含糖量低的水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既不升高血糖,又可延缓食物在肠道的排空时间,减缓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所以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在12%以下的水果,但一天的食用量以控制在100克以内为宜。
含糖低的瓜果中黄瓜、南瓜、西红柿含糖为2%,西瓜、香瓜含糖4%-5% ,葡萄、樱桃、橙子、橘子、批把、梨子、桃子、李子、石榴、柠檬、柚子、杨梅、苹果、菠萝等含糖在12%以内,香蕉、桂圆、柿子含糖14%-16%,甘蔗含糖20%—30%,蜜枣、葡萄干含糖高达70%-80%。
平时应尽量选择含糖低的瓜果,少吃含糖量中等的瓜果,禁食含糖量高的瓜果。进食水果的时间以餐后或两餐之间为宜,凡进食水果,必要时均宜酌减主食的量。
专家说:治疗糖尿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症用药,谨慎选择,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 寻医问药网:本着“是药三分毒”所以有的患者认为用药均损伤身体,越少用越好,实际上是这样吗?
陈耀: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有一定的道理,指的是选择药物治疗要慎重,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不去治疗,就眼睁睁让疾病在我们体内不断进展。
如果糖尿病不早期治疗以后就很麻烦,不及时治疗就会产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给患者家庭和社会皆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那是不是药物越少用越好呢?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如果药物用的太少,治不达标,病情恶化,后果严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症用药,谨慎选择,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5. 寻医问药网:反过来讲,是不是降糖药药量越大,血糖就能控制得越好呢?
陈耀:也不能这么说,前面说过“是药三分毒”,如果降糖药过量,是会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如严重低血糖、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心脑血管事件等等。
降糖药的应用主要是根据它的药理学作用特点,不同降糖药物因其作用机制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法用量,且多与进餐时间相关联。
例如拜糖平应该与进餐第一口饭一起服用,且要咬碎吞服,这样就能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多糖分解成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其次,拜糖平对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无效。所以,服拜糖平降糖时,不能进食太多的鱼类和肉类。因此,降糖药要慎重选择,适量应用,方法正确,调整剂量。
专家说:糖尿病病友要坚持运动,不能凭主观感觉判断血糖高不高。
6. 寻医问药网:高血糖是很容易让人引起口干、口渴,那么不口干就能说明没有高血糖?
陈耀:不能这么说,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通过降糖治疗,虽然血糖仍然没有达标,这些症状多会得到改善;糖尿病高血糖时间久了,有些病友耐受了也就不那么口干了;雨天、冬天出汗少,口渴也不明显;天天喝茶的病友也不感到口渴。所以,血糖高不高,主要看监测血糖,不能凭主观感觉。
现在血糖仪已经很普及了,进展也很快,智能血糖仪、无痛血糖仪也都面世了,大大方便了糖尿病病友。
7. 寻医问药网:血糖控制不好,长此以往会有诸多并发症发生,但是能不能说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高了一定会出并发症?
陈耀:说血糖控制不好,不达标,长此以往会有诸多并发症发生应该是对的。说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也是对的。
8. 寻医问药网: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每天家务很多,忙个不停,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就不需要再做运动了呢?
陈耀:不是这样的,做家务不能替代糖尿病运动治疗。除了拖地板以外,做其他家务很少出汗,运动量不够。糖尿病病友要坚持运动,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轻中度高血压,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
血糖、改善血脂情况,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
专家说:一定要警惕低血糖,千万不可大意。
9. 寻医问药网:很多患者都重视高血糖的危害,但对于低血糖却不了解,您能给我们介绍下低血糖的危害吗?
陈耀:说起糖尿病,人们都知道应该把血糖降下来,但在降血糖的过程中,降过了头,高血糖就变成了低血糖。这低血糖的危害一点都不亚于高血糖,甚至更加凶险,一不小心还可能夺人性命。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因为血糖太高引起的,为何会出现低血糖呢?首先是可能因为病人控制饮食,进食量太少,使体内葡萄糖太低;其次是运动量增加,又没有及时加餐;再次是因为外出活动没有按时吃饭,以及食欲减退、饭量明显减少时却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的用量,导致降糖药过量,将血糖降得太低;另外是由于降糖药的使用和搭配不当引起的。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昏乱等神经精神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语言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食物不清,心里明白但嘴巴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神经反射消失。这时若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不典型。在得病的头几年里,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加重、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变得很不典型,以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多,严重者发生昏迷。
所以要提醒糖尿病病友:一定要警惕低血糖,千万不可大意。
-
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7个原因容易引起肾炎肾脏方面的症状也是会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男女双方的这种疾病呢,那么你知道吗?肾炎这种疾病是最危害我们的肾脏的这种症状,而且有
-
促进女性健康的六大食物!对于我们的女性朋友们来言,身体健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女性朋友们出现了危害的话,也是会给我们的女性朋友们带来非
-
枸杞滋阴明目,但泡水不注意这些事,也是浪费了大家都知道枸杞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也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吃的一种食物,当然枸杞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泡水喝了,但是对于枸杞都
-
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脱发脱发患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且应该要多吃养发护发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头发也有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
-
健康的饮食原则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要坚持健康的饮食原则,这样才可以远离疾病的困扰,饮食尽量清淡,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