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健康之道

肺癌 微创治疗是方向

肺癌 微创治疗是方向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飞速上升,人们对肺癌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但尽管如此,仍有很大一部分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这是什么原因呢?肺癌的治疗本是个老话题,但是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肺癌的治疗能否被“老题新说”呢?为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别邀请了山东省立医院肿瘤中心叶欣主任医师,对于肺癌的诊疗知识,听听他会说些什么。

专家说:几乎95%的肺癌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很难引起患者甚至医生的重视。

1. 寻医问药网:吸烟同肺癌有密切关系,87%的死亡肺癌患者同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除此之外肺癌的发病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叶欣:肺癌一般是不会遗传,除与吸烟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肺部慢性疾病:如肺结核,尘肺,矽肺等可与肺癌并存。患有这类疾的患者发生肺癌的比率高于正常人。此外肺支气管慢性炎症以及肺纤维疤痕病变也可以发展为肺癌。

②大气污染:由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各种石油产品、煤等燃烧后以及化工产品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受污染的大气被人们吸进肺里,从而使肺癌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另外,大气污染与吸纸烟对肺癌的发病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③职业因素: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等均可诱发肺癌,长期接触这些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群患肺癌的几率明显高于比普通人。

2. 寻医问药网:为什么肺癌一般发现都处于中晚期?早期肺癌很难发现吗?

叶欣:在我国80-85%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这是因为:几乎95%的肺癌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即使少部分患者有症状,其症状也往往缺乏特征性,很难引起患者甚至医生的重视,这是导致肺癌患者不能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一旦出现咯血、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而这就往往到了肺癌的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其次:我国的全民健康意识相对薄弱,定期健康查体率较低。即便是定期健康查体,查出早期肺癌的技术手段也相对较少。目前发现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查体,用低剂量CT进行胸部扫描。

专家说:热消融技术为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治愈手段。

3. 寻医问药网:肺癌的治疗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那么时至今日,肺癌的治疗有什么新的进步?

叶欣:肺癌的治疗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总的治疗原则是:

①早期肺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目前外科手术已从开放性手术发展到了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山东省立医院肿瘤中心叶欣

②中期肺癌以放疗联合化疗为主:放疗已发展到了调强适型放疗。

③晚期肺癌以化疗和靶向药物为主: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的重大进展,靶向药物可以明显延长有特定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缓解期。

4、寻医问药网:早期肺癌公认的治愈手段是手术切除,那么那些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患者是否丧失了治愈的机会?

叶欣:不是的,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经影像引导下的局部热消融技术作为一种肿瘤微创治疗方法,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为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治愈手段。热消融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激光消融术和高强度聚焦超声。

5.寻医问药网:哪些肺癌患者适合微波消融治疗?哪些肺癌患者不适合微波消融?

叶欣:①局部根治性消融适应证:

a.原发性周围肺癌: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接收手术或其它局部治疗后复发(如适型放疗),且肿瘤最大径≤3.5cm。

b.转移性周围肺癌:一侧肺病灶数目≤ 3个 , 肿瘤最大径≤ 3.5cm。

②姑息消融适应征: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减轻肿瘤负荷和减轻肿瘤引起的症状,如肿瘤最大径>5cm,可以进行多针、多点或多次治疗,或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如肿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体而引起的难治性疼痛,不必消融整个肿瘤,对局部肿瘤骨侵犯处进行灭活,可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因为肺癌患者对微波消融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除无法纠正的凝血障碍性疾病以外,肺部肿瘤微波消融的绝对禁忌证较少。

专家说:肺癌微波消融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局部治疗手段。

6.寻医问药网:微波消融具有哪些优点呢?

叶欣:微波热辐射在肺内有更高的对流性和更低的热沉降效应。对于直径≤3 cm的肿瘤,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方式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直径>3cm,尤其是>5 cm的肿瘤,微波消融因其消融时间短、消融范围广,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消融方式,且微波消融受血流灌注的影响小,更加适合治疗邻近大血管的肿瘤。

7. 寻医问药网:肺癌微波消融术后会出现哪些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处理或避免?

叶欣:肺癌微波消融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局部治疗手段,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

①疼痛:在局麻条件下手术,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果疼痛剧烈,可以加大阿片类止痛药物的用量,同时可以给予适量镇静剂。手术后疼痛一般为轻度疼痛,很少出现中度以上的疼痛,可以用非甾体类药物止痛。

②消融后综合征:主要症状为低热、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3 -5 天,少部分可能会持续2周左右。对症处理即可,必要时除给予非甾体类药物外,可以适量短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要加强支持治疗。

③气胸:气胸是消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气胸无需特殊处理,不超过10%的气胸需要胸腔闭式引流的。如经胸腔闭式引流仍有气体漏出,可行持续负压吸引、胸膜固定术、气管镜下注入硬化剂或气管内置入阀门等。

④胸腔积液:消融后可见到少量胸腔积液,是机体对热损伤的交感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大病灶、一次消融多个病灶、病灶靠近胸膜(<10 mm)、消融时间长等,约1%-7%需要穿刺/置管引流的胸腔积液。

⑤出血:消融中出血的发生率在3%-8%,但大咯血的发生率极低,如果出现中等以上的咯血后应立即消融,同时静脉输注止血药。在穿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穿刺到较大血管或者不张的肺组织等。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介入栓塞治疗或剖胸探查。

⑥胸膜反应:消融过程中刺激了支配壁层胸膜的迷走神经,兴奋的迷走神经可使心率减慢、甚至心跳停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暂停消融,要充分局部麻醉,并适当应用阿托品、镇静剂等药物。

⑦ 感染:消融手术引起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6%。术前30 min-1 h及24 h内可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若消融手术后5 d体温仍然>38.5 ℃,首先要考虑肺部感染,要根据痰液、血液或脓液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如果发生肺部或胸腔脓肿可以置管引流并冲洗。

⑧其他少见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非靶区热灼伤或冻伤、冷休克、血小板降低、肿瘤针道种植、神经损伤(臂丛、肋间、膈、喉返等神经)、肺栓塞、空气栓塞、心包填塞等,需个别特殊处理。

专家说:肺部肿瘤的治疗,微创治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8. 寻医问药网:既然肺癌热消融术的优点这么多,那么它的前景如何?

叶欣:关于肺部肿瘤的治疗,微创治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尤其是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热消融技术在治疗肺部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 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适应人群广等特点。

最近研究表明:经皮热消融治疗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早期肺癌患者(肿瘤直径2 cm-3 cm)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97.7%、72.9%和55.7%,且死亡率小于1%。这让我们相信未来这一技术会在肺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有可能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附典型病例:

例一 女,81岁,肺腺癌,因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

例二 女, 73岁,肺鳞癌.严重糖尿病,心脏支架植入术后1年,不能耐受手术。

图2 d术前肿瘤5.0×4.5cm。e两根微波消融针插入肿瘤内。 f微波消融后即刻,肿瘤出现空洞。

g微波消融后1年,肿瘤缩小。h微波消融后2年,肿瘤进一步缩小。i微波消融后2年,肿瘤进一步缩小为“疤痕”。

寄语: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热消融技术在治疗肺部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 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适应人群广等特点。这一技术在肺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可能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