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健康之道

震后如何防肠胃炎 3个妙招巧帮忙

震后如何防肠胃炎 3个妙招巧帮忙

近日,互联网的头版头条都被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所占据,而截止目前已造成至少3000人丧生。而震后灾区容易传染病危害也随之而来,其中肠胃炎更为高发。地震发生后如何预防肠胃炎呢?

地震灾区肠胃炎高发

在灾区传染病的流行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来自被污染食物或饮水的肠胃道感染症。一般的病毒性肠胃炎,常常是来自于接触传染或其它类似感冒的传染方式,所以不会是灾区肠胃道感染的主因。

地震后肠胃炎病容易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是地震往往导致灾区的水电供应出现问题,特别是饮水问题比较突出。因为得不到自来水供应,一些灾区群众往往选择平时不喝的类似井水、泉水甚至水库里的积水等饮用。这些未进行杀菌处理的水容易导致人的感染。

是露天宿营。由于地震后往往伴随着大的天气变化,灾区群众在灾后心态往往也比较紧张,综合作用下,人的免疫能力相对比较差。

是居住环境比较差。在一些灾区群众集中的避难场所,如果生活垃圾、粪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污染水源;同时,也容易孳生苍蝇等,造成细菌传播。

是人口密度突然加大,人员之间接触频繁,造成传染病迅速在人群之间传播。

是积水可能带来蚊虫的孳生。

灾区如何预防肠胃炎

1、不饮用不洁水源

细菌性肠胃炎则与食物饮水的卫生息息相关,容易以藉由灾区不洁的饮水而爆发流行。在以前世界各地地区的细菌性肠胃炎流行也大多与饮用水有关,像是没有自来水设备的村落,就常常发生杆菌性痢疾的流行,而发生于一些次学校的流行,大多也跟使用未经消毒的地下水有关。以尼泊尔的情形而言,在本地灾区最值得注意的细菌性肠胃炎,是沙门氏菌肠胃炎、杆菌性痢疾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胃炎。其它像是引起阿米巴痢疾的寄生虫,也跟饮水食物污染有关。

2、不进食不洁净的食物

灾区地震后往往没有充足的食物供应,一些灾区群众可能取食过期、被水泡过的食物等,这些食物往往已经变质或受到细菌污染;在避险地区如食物保管不当,也容易被苍蝇等污染;餐具消毒不及时,也可能带来污染。

3、勤洗手,注意餐具卫生,生食和熟食分开放置。

注意家居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这是预防肠胃炎的基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