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健康之道

年轻人服用人参一定要谨慎

年轻人服用人参一定要谨慎

因为现在很多人的保健意识都在增强,说到保健,大家一定会想到生活中的保健品,象人参、冬虫夏草之类的名贵中药材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很多朋友会争相购买和服用。但是血气方刚的青壮年切记盲目服用人参。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滋补之风渐渐盛行,人参、冬虫夏草、鹿茸、阿胶等名贵中药材被不少商家大肆宣传所谓的功效,似乎把进补与养生间画上了等号。

温补之药并非人人适宜。中医还有“虚不受补”、“六腑以通为补”等说法。对于进补不当的危害,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清代学者莫文泉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指出,“凡药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清代医家龙绘堂在《蠢子医》中也指出,“世人皆说补益好,岂知补益不当殊难了。”清代名医郑钦安更是说得透彻:“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黄)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身体健康者若过服人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身患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可能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大黄这类攻下威力比较强的中药也绝非洪水猛兽,大黄泻热通便、破积行淤、解毒止痛的功效被历代名医所称道。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很多医家巧用大黄妙手回春。所以,该补的时候补,该泻的时候还是要泻。

温馨提醒:血气方刚的青壮年切记盲目服用人参。所以过于温补的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而且是药三分毒,所以提醒广大读者朋友们切不可迷信补品,养生之前一定要辨明体质,以免弄巧成拙。其实,大多数长寿者并不一定要进补多少奇珍补药,而是大多淡泊名利、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