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健康之道

怎样服药才算正确呢?

怎样服药才算正确呢?

治疗疾病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疗效?简单的回答就是:正确服用药物。而怎样服药才算正确呢?

正确服用药物包括多个方面,如正确的药物、正确的药物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等。除此之外,服药时的饮水量和服药姿势对口服药物作用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临床研究发现,如不注意饮水量与服药姿势,可致药效降低或食管损伤。

服药时应多饮水

大量对比实验资料表明,服药时增加饮水量能提高溶解度低和用量较大药物的血药峰浓度,加快达峰时间,从而提高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由于饮水量大可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药物更快到达肠部,提高吸收速率(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饮水量大对溶解度低而剂量大的药物能增加溶出量,使吸收量增加,从而提高血药浓度。饮水量对溶解度较高或剂量较小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影响不大。由此可见,无论药物溶解度高与低,服药时都应用足量的水(200~300毫升)送服。切忌不用水干吞,以免药物(尤其是胶囊剂)黏附于食管壁而造成食管损伤。

有些口服药被制成粉状剂型(如胃散),这些制剂需要用液体完全溶解后再吞服,而不是直接吞服干药粉。再如磺胺类药物,它的代谢产物容易在泌尿道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疼、尿闭等。因此在服药期间也要注意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毫升)。服药时最好取立位或坐位,服药后不要立即躺卧,应该稍活动后再卧床休息,以免药物滞留于食道,有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应注意这点。口服抗生素、抗肿瘤药、抗胆碱药、铁剂、胶囊剂时,如果用水太少,或服药后立即卧床,容易引起药物性食管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