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人群保健 > 亚健康 > 原因

揪出“燥”就秋天的三大常见原因

揪出“燥”就秋天的三大常见原因

由于我国气候关系,秋冬季节来临,北方大部分地区往往是室内空气特别干燥的时候。在这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或许人们会常常感觉到早上起床后口干舌燥、嗓子疼。还有一些人会感觉身上燥热,皮肤干燥,甚至眼睛也发干。而在这时,补水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水要到底怎么去补,却并不只是多喝点水那么简单。

干燥原因一:水分摄入不足

纯水补水效果有限 蜂蜜水、银耳羹是最佳补水饮料

干燥条件下,喝水也是有讲究的。补水的最佳时间并不是要等到渴了再喝,而是应在每餐饭前和两餐之间都主动补充水分。那么喝什么水补水效果最好?范志红说,纯水的补水效果往往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滋润咽喉和消化道黏膜的时间很短。相比而言,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比如糖、淀粉、各种植物胶质)的水就要好得多。如果它们具有低于血液的渗透压,就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由于碳水化合物是一种亲水物质,它们会吸附很多水分子,延缓水分的吸收速度,阻止它们很快地被排泄掉。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使消化道黏膜感觉滋润,也有更多的时间让水分留在身体当中。

在小分子糖当中,以果糖的吸湿效果是最好的。它对水分的亲和程度远远高于葡萄糖和蔗糖。它甚至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把水分子抓到自己的身边而“吸潮”。在不容易结晶的天然蜂蜜中,比如荆条蜜、槐花蜜等,主要成分就是果糖。用这样的蜂蜜加温水,调到淡淡的一点甜味,将它的渗透压调得比较低,就是很好的补水饮料。

即便喝白水感觉特别干渴,喝这种淡蜂蜜水,小口小口地慢慢咽,就会觉得舒服许多,口腔和咽喉黏膜的干渴感明显缓解。水果中也含有不少果糖,比如葡萄、梨、香蕉、柿子、西瓜等都富含果糖。

而相比于小分子的糖,大分子的糖效果更好。除了淀粉含有大分子的糖之外,食品中还有很多植物胶也是大分子糖的来源。我们知道,即使少量一点胶质,就能起到明显的增稠作用,其原理正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束缚了大量的水分子,形成了高黏度的状态。比如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银耳羹,其中含有银耳多糖;燕麦中含有beta-葡聚糖;云南有一种豆胶,煮出来都特别黏,就是这样的原理。这些黏糊糊的汤羹让水分长时间贴在黏膜上,嗓子和消化道都感觉很滋润。同时,因为它们不能被*消化,可以把水分一直带入大肠,使大便也得以增加水分,更为柔软,避免干燥。所以,传统饮用银耳羹补水的做法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有利于减少皮肤的干燥感,除了促进与胶原蛋白合成有关,也有类似的原因,因为它也是一种高度亲水的大分子。

热点推荐:

解决鼻子不通气 试试这些小妙方>>>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10个止牙痛秘方>>>

看血型知健康:AB型人群心脏不好>>>

24小时你的身体在做什么>>>

女人手脚冰凉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