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饮食保健 > 疾病保健

摆脱糖尿病应谨记“无肉不欢”

摆脱糖尿病应谨记“无肉不欢”

你是糖尿病患者吗,是否“无肉不欢”呢?专家据研究得出:长期“无肉不欢”小心惹来糖尿病。其中食肉者、热爱“三高”与糖尿病的关系还颇为“暧昧”,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小心。

远离糖尿病切忌“无肉不欢”

西方的研究很早就发现,患一种叫“血色病”遗传性疾病的病人,只要定期放血治疗,其糖尿病的症状就会减轻。研究人员分析,他们的糖尿病可能与身体内蓄积的铁过多有关。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也发现,血液中的铁蛋白含量较高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两倍。相同的现象在亚洲人群中也可以看到,新加坡研究发现,40~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最近一项来自营养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同样显示,在排除年龄、地域、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膳食等混杂因素影响后,随着血液铁蛋白水平的升高,我国中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铁蛋白水平最高人群与最低人群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可增加2.3倍。

那么,这些过多的铁是从哪里来的呢?“铁从口入”,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正悄悄影响着我们体内的微量元素结构。过去经济困难的时候,多数人的传统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中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人们更需要担心缺铁、贫血等。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肉食摄入不断增加,很多人习惯了无肉不欢、顿顿有肉的生活,一方面摄入脂肪超标,腰围、体重不断增加,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肉类中 “消化”不了的铁元素,自然就堆积在身体里了。过多的铁就像催化剂一样,激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胰腺损伤,进而导致血糖波动,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的危险。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或者准糖尿病患者,要时刻认识到“食疗”的重要性,无论吃肉还是补铁,都要管好口,注意过犹不及。保证主食食材的多样化,有一半全谷杂粮,远离“无肉不欢”的生活,不仅能远离糖尿病的危险,还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减小肚腩、预防便秘、降低炎症反应,餐后精神好,好处多多。

温馨提醒:糖尿病患者切记“无肉不欢”,这样才能避免糖尿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