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养生误区

夏天避开养生误区 就这4方面

夏天避开养生误区 就这4方面

夏天炎热,造成我们心理上的心浮气躁状态,整个人精神也可能是懒洋洋的,工作起来也没有那么顺心。所以,不少人特别重视夏季的调养。那么在夏天这个季节如何避开养生误区呢,本文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起跟着小编往下看看吧。

误区1: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会得病。若无汗少尿,常为暑病先兆。老年人汗腺萎缩,所以容易得暑病。

误区2:运动后大量喝水

暑天运动必然会大量出汗。如果运动时间稍长,*失水较多,必然会感到口干舌燥。有的人运动后便大量饮水,一是觉得痛快,二是觉得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需要,使体液平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在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势必会使胃肠道部分血管急剧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妨碍膈肌的活动,影响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运动后应适量补充点水,特别是盐水,不要快速大量饮水。

误区3:赤膊凉快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误区4:夏夜不宜晚睡

有人认为夏季后半夜气温下降再睡而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但按*“生物钟”的规律,睡眠的最佳时间是22-23时,早晨5-6时是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精神最好。因此,夏季仍应按时起居。

总结:从上文可见,夏天养生也是很重要,不要总认为一些习以为常的养生是靠谱的,上面介绍一些夏季保健的误区,对人们的夏季保健颇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