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养生误区

盲目补钙小心钙中毒风险

盲目补钙小心钙中毒风险

想要孩子长得高,那就得补钙;想要骨质不疏松,那就得补钙;想要自己少生病,那就得补钙。这似乎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个共识。可是您知道吗,盲目补钙会导致“钙中毒”,下面给大家介绍胡乱补钙的误区

补了半年钙 竟然中了“毒”

“大夫,我最近一直没胃口、便秘也很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啊?”近日,47岁的孙女士来到医院就诊。

她告诉医生,听说女人过了更年期,很容易缺钙,出现骨质疏松,因此,她从半年前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补钙。“但是总感觉吃了这半年食欲越来越差,体重也降低了不少,而且经常感觉很累。我是不是提前进入更年期了啊?”

“最后医生给做了些检查,说是钙中毒了。”这让孙女士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确实,预防骨质疏松并不等于简单补钙,更不等于盲目补钙。”专家提醒说。

专家提醒,补钙要适当,而且最好定期监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乱补钙反而可能引起“钙中毒”,出现便秘、高血钙、无食欲、体重下降、倦怠等不良现象。

治疗骨质疏松 不等于简单补钙

现在,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的常见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据介绍,目前骨质疏松性骨折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疾病负担,全世界每3秒钟就有1次骨质疏松骨折。

现在社会上对骨质疏松这个词可以说已经不陌生,但到底该怎么预防,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存在很多误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了,只要补钙就行,不用去医院。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认识。参加活动的专家介绍,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没有医生指导,盲目补钙还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引发高血钙症、肾结石、血管钙化等疾病。

据专家介绍,骨质疏松症,简单讲是骨细胞代谢出现异常引起的,因此,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简单补钙,而是综合治疗,要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等。

骨头汤补钙是误区 还不如牛奶

骨质疏松症还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这是因为其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专家提醒,人在35岁以后骨量就开始流失,所以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开始。如果经济条件允许,35岁以后,尤其是女性在35-45岁之间,可进行一次骨密度测试,而绝经的女性最好定期检测。

“当然,骨质疏松也有先兆,如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和腿脚抽筋,再就是身材变矮,如弯腰驼背等,而最明显的征兆就是容易骨折。”专家提醒,当出现这些征兆时,最好进行相关检查。

首先要均衡饮食,嗜烟、酗酒、高盐饮食、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其次要适当运动,增加日光照射,这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防晒霜、遮阳伞等会使骨质疏松几率加大。

专家还提醒,民间流传着多喝骨头汤可防治骨质疏松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因为动物骨头里虽含有钙成分,但很难溶于水,骨头汤里钙含量并不高,要远远低于一碗牛奶的钙含量。因此,食用骨头汤并不能解决骨质疏松患者的补钙需要。

另外,专家还提醒“补钙虽是好事,但过度乱补钙反而可能导致‘钙中毒’。”关于骨质疏松,补钙要适量,不然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引起其他的不好结果。

我们补钙要适量,并保持理性,可不能盲目哦,最好可以遵循专业的医生给我们的建议,否则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