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干净反而容易生病
太干净反而容易生病(育心课堂)
最近,IPA(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向家长推荐了32项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包括了玩泥巴、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捉蝌蚪、用沙子堆城堡、在院子挖洞穴、捉虫子等这些现代家长们认为脏兮兮的游戏!也许每一个家长小时候都曾热衷于这些游戏,但现在却极力阻止孩子玩,其主要原因是觉得这样的游戏不卫生,担心孩子染上病菌。不过,IPA指出,让孩子在游戏、运动和其他日常活动中随心所欲地弄脏自己,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在大自然中嬉戏锻炼免疫力
上海曙光医院儿科主任顾明达说,应该让孩子尽情玩耍,玩泥巴、挖水沟、找昆虫、玩沙子等户外活动既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又有助于他们与小伙伴更好地交流。他说:“家长总认为这些游戏不卫生,告诫孩子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碰,这样完全没必要。中医理论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为地阻断孩子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孩子生活在过度洁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
顾教授告诉记者,孩子的免疫系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被“侵犯”后才能逐渐完善。家长却有一种误区,总以为越洁净越好。殊不知过犹不及,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太干净的小孩容易生病。病原体会让人生病,但它同时也能“刺激”*自身的防御系统健康发展,打击那些引起感染的有害病原体。他提醒家长,“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过分洁净的环境,一出门肯定要生病,因为他的免疫系统根本没启动,一到自然中就不能适应,跟新生儿一样脆弱了。”
玩泥巴预防过敏
婴幼儿接触大自然还能避免过敏症。顾教授认为,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如玩泥巴时身上被弄脏,这时身体接触了大量外界物质,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统及早地把它们当作“老熟人”,从而不会排斥这些外界物质,避免过敏发生。
“过去,人们一直与与牲畜接触密切,因而受到各类感染的威胁。随着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这类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事情还有另一方面。现在过于干净卫生的环境让*免疫系统‘好坏不分了’了,反而使人们对很多物质过敏了。”这是西班牙免疫和儿童过敏症研究会得出的结论。这项报告表明,近20年来,过敏性疾病一直在逐步增加。除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和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太追求干净了。
没必要用杀菌皂
健康的孩子如果在游戏中把手弄脏,家长只需为其洗净双手,不必消毒。顾教授建议平时给孩子使用传统的香皂或洗手液等用品即可,无需使用那些号称可杀菌的香皂。
有些父母一到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就草木皆兵,提心吊胆,使用各种方法给孩子的生活环境和使用物品甚至皮肤消毒,这种做法并不可取。顾教授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的双手每天要接触很多细菌,勤洗手十分必要,但过度消毒会对肌肤造成伤害,使肌肤变得干燥、敏感,皮肤自身的保护屏障作用也会相应地被破坏。因为皮肤的表面还有对皮肤起保护作用的正常菌群,这些正常菌群是“皮肤细菌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它们互相抑制,互相依存。过度消毒在杀死有害细菌时,也会杀死正常菌群,使霉菌趁虚而入,在皮肤上快速生长,结果适得其反。
10岁前应做的32件事
1.在河边草地上打滚。
2.捏泥团。
3.用面粉捏小玩意儿。
4.捉蝌蚪。
5.用花瓣制作香水。
6.在窗台上种水芹。
7.用硬纸板做面具。
8.用沙子堆城堡。
9.爬树。
10.在院子里挖个洞穴。
11.用手和脚画画。
12.自己搞一次野餐。
13.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14.用沙子“埋人”。
15.做面包。
16.堆雪人。
17.创作一个泥雕。
18.参加一次“探险”。
19.在院子里露营。
20.烘蛋糕。
21.养小动物。
22.采草莓。
23.玩丢棍棒游戏。
24.能认出5种鸟类。
25.捉小虫子。
26.骑单车穿过泥水坑。
27.做风筝放上天。
28.用草和树枝搭个“窝”。
29.找10种不同的叶子。
30.种菜。
31.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
32.与别人小小地打一架。
最近,IPA(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向家长推荐了32项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包括了玩泥巴、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捉蝌蚪、用沙子堆城堡、在院子挖洞穴、捉虫子等这些现代家长们认为脏兮兮的游戏!也许每一个家长小时候都曾热衷于这些游戏,但现在却极力阻止孩子玩,其主要原因是觉得这样的游戏不卫生,担心孩子染上病菌。不过,IPA指出,让孩子在游戏、运动和其他日常活动中随心所欲地弄脏自己,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在大自然中嬉戏锻炼免疫力
上海曙光医院儿科主任顾明达说,应该让孩子尽情玩耍,玩泥巴、挖水沟、找昆虫、玩沙子等户外活动既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又有助于他们与小伙伴更好地交流。他说:“家长总认为这些游戏不卫生,告诫孩子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碰,这样完全没必要。中医理论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为地阻断孩子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孩子生活在过度洁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
顾教授告诉记者,孩子的免疫系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被“侵犯”后才能逐渐完善。家长却有一种误区,总以为越洁净越好。殊不知过犹不及,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太干净的小孩容易生病。病原体会让人生病,但它同时也能“刺激”*自身的防御系统健康发展,打击那些引起感染的有害病原体。他提醒家长,“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过分洁净的环境,一出门肯定要生病,因为他的免疫系统根本没启动,一到自然中就不能适应,跟新生儿一样脆弱了。”
玩泥巴预防过敏
婴幼儿接触大自然还能避免过敏症。顾教授认为,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如玩泥巴时身上被弄脏,这时身体接触了大量外界物质,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统及早地把它们当作“老熟人”,从而不会排斥这些外界物质,避免过敏发生。
“过去,人们一直与与牲畜接触密切,因而受到各类感染的威胁。随着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这类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事情还有另一方面。现在过于干净卫生的环境让*免疫系统‘好坏不分了’了,反而使人们对很多物质过敏了。”这是西班牙免疫和儿童过敏症研究会得出的结论。这项报告表明,近20年来,过敏性疾病一直在逐步增加。除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和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太追求干净了。
没必要用杀菌皂
健康的孩子如果在游戏中把手弄脏,家长只需为其洗净双手,不必消毒。顾教授建议平时给孩子使用传统的香皂或洗手液等用品即可,无需使用那些号称可杀菌的香皂。
有些父母一到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就草木皆兵,提心吊胆,使用各种方法给孩子的生活环境和使用物品甚至皮肤消毒,这种做法并不可取。顾教授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的双手每天要接触很多细菌,勤洗手十分必要,但过度消毒会对肌肤造成伤害,使肌肤变得干燥、敏感,皮肤自身的保护屏障作用也会相应地被破坏。因为皮肤的表面还有对皮肤起保护作用的正常菌群,这些正常菌群是“皮肤细菌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它们互相抑制,互相依存。过度消毒在杀死有害细菌时,也会杀死正常菌群,使霉菌趁虚而入,在皮肤上快速生长,结果适得其反。
10岁前应做的32件事
1.在河边草地上打滚。
2.捏泥团。
3.用面粉捏小玩意儿。
4.捉蝌蚪。
5.用花瓣制作香水。
6.在窗台上种水芹。
7.用硬纸板做面具。
8.用沙子堆城堡。
9.爬树。
10.在院子里挖个洞穴。
11.用手和脚画画。
12.自己搞一次野餐。
13.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14.用沙子“埋人”。
15.做面包。
16.堆雪人。
17.创作一个泥雕。
18.参加一次“探险”。
19.在院子里露营。
20.烘蛋糕。
21.养小动物。
22.采草莓。
23.玩丢棍棒游戏。
24.能认出5种鸟类。
25.捉小虫子。
26.骑单车穿过泥水坑。
27.做风筝放上天。
28.用草和树枝搭个“窝”。
29.找10种不同的叶子。
30.种菜。
31.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
32.与别人小小地打一架。
相关文章
-
生活中的养生误区有哪些 超过三种一定要改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都是喜欢养生的,业务正常流程的话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帮助也是比较多的,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的健康和长久
-
女性养生有那些误区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好的效果,其实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在养生的时候都会有
-
女性养生的误区 保护卵巢的8个方法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着,那么女性养生的误区到底
-
蒲公英清热解毒抗氧化,但3种人喝了要坏事!关于蒲公英,这是在农村很常见的一种植物,由于其有一定要药用价值,所以常常被人们用来食用,可以有保健养生的作用,但是要知道
-
老年人养生误区有哪些老年人应该要了解日常养生误区,平时大家应该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跑步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跑步时应该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