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主打 > 养生误区

“伪健康”信息勿轻信

“伪健康”信息勿轻信

“伪健康”信息勿轻信



中国搜医搜药网


  这边报道说牛奶用微波炉加热不易破坏营养成分,那边却说这么做会使奶中产生致癌物质。面对众说纷纭,甚至相互矛盾的健康信息,我们该如何甄别?最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专家对目前市面上的“伪健康”信息,进行了一次“会诊”,开列了三大典型“症状”。

  子虚乌有 

  对牛奶用微波炉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一说,营养所所长史香林解释道,用微波炉加热牛奶,若温度不够高,无法起到杀菌作用,如牛奶本身不很新鲜,就容易使细菌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如果煮开,则能杀灭细菌。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牛奶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

  急于定论 

  此前,不少介绍研究成果的报道告诉人们,低脂肪食谱有助于降低癌症和心脏病发病率,但最近又有报道称,这一观念不成立。史香林说,无论脂肪还是维生素,对于身体而言,都是*必需的营养成分,如果摄入不足,会引起营养缺乏,而摄入过多,如脂肪,则可能与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联。只有摄入量平衡,满足身体的需要,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因此要坚持运动,每餐只吃八分饱;保持平衡的营养素摄入,不要随意限制某种营养素的摄取,除非特殊疾病必须限制某种饮食,例如肾脏疾病必须限制钠的摄入。

  泛化特例 

  大豆一直被认为对心血管有益,但一篇介绍美国《临床检查杂志》研究成果的报道却说,大豆会加重心脏病。细读报道,这个实验让“携带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突变体的公鼠”食用大豆而导致心力衰竭。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正常人食用大豆,都会危及心脏。研究员王燕芳认为,很多报道都有意无意地把特例泛化了,比如有些人吃西瓜,甚至吃一点味精都会过敏,但不能因此让大家都别吃西瓜和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