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宝宝患上口腔疾病的元凶

导致宝宝患上口腔疾病的元凶

导致宝宝口腔疾病的元凶是什么?很多孩子因为喜爱吃甜食和生活中一些坏习惯导致经常深受牙痛、龋齿等疾病的困扰,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也并非没有道理,孩子在遭受牙痛的时候,寝食难安,非常痛苦。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几个损害宝宝口腔疾病的坏习惯。

吮指

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安全和温暖是婴儿所要求的。因此在婴儿刚出生时,当脑与其他感觉器官的通道尚未发育成熟日寸,婴儿常吸吮手指。所以认为在婴儿的一定发育阶段,吮指是完全正常的,一般在2岁末会自动消失,1岁半以前可不必破除吮指习惯。

3岁前有吮指习惯的儿童,其错合大多限制在牙弓的前段,而且是暂时的,只要不再继续吮指,畸形会自动消失。

吮指习惯超过3岁半,牙颌畸形的恒久性将明显增加。如果习惯延长到混合牙列时期(6~12岁),则可能发生永久性畸形。因此必须及时干预矫治。

矫正方法:

1、父母应培养儿童积极参与正当游戏,转移儿童注意力。

2、要给予儿童较多的爱护及关怀,减少其不安与孤独感。

3、对于那些发生时间不久、持续时间不长的不良习惯,对儿童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再加上父母的引导和提醒,既可很快奏效。

4、运用提醒方法,如用布带包扎吸吮的手指,或在吸吮的手指上戴手套等。

5、长期而又比较顽固的习惯,愿意接受治疗者,可以用口腔内佩戴矫治器的办法协助破除。破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最好不使患儿遭受痛苦,不干扰咬合,也不可戴过久,以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但注意此种矫治器只有“提醒”的作用,其本身并不能破除不良习惯。

舔舌

舌习惯包括玩舌,用舌舔未萌出牙的间隙或正萌出的牙及龋齿牙等。

舌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由于舌系带短等原因限制了舌的活动范围在口腔前牙区;或因腭扁桃体长大,为了加大呼吸通道而舌体前伸等都是舌习惯形成的原因。

矫正方法:

1、舌习惯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必要时可以戴固定或活动的矫治器进行矫治。

3、如果是仅仅因为好玩舔牙,就要经常提醒宝宝不要舔牙齿,并做些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

咬东西

咬下唇或咬笔、咬被角的孩子比较多见。一般发生在学龄期儿童。此种习惯可造成上牙前突,上下嘴唇闭不上,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唇露齿。

矫正方法:

1、大些的孩子可学习吹箫、笛等乐器,在加强了唇肌的张力后,此种习惯较易破除。

2、当宝宝咬其他物品时妈妈要及时制止。

3、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下唇上涂不良味觉的食物,必要时可戴矫治器破除。

常喝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表面产生菌斑,进而严重的会引起龋损,破坏牙组织。在我们的口腔中,存在着300多种细菌,这些细菌中,有的是有益的,也有对我们不利的。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会在一种平衡的环境下相安无事。但软饮料中的碳酸、柠檬酸等成分,会改变口腔的环境,进而导致病变的发生一,我们称之为“脱矿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牙釉质表面最开始会出现白色斑,进而演变为褐色斑,然后就是严重的病变,即龋损。

矫正方法:

1、宝宝要是喝水,就递给白开水,而非饮料。

2、妈妈尽量不买碳酸饮料回家,家中没有。

3、偶尔因为过节、过生日要喝时,给宝宝控制量,一天不要超过2杯。

导致宝宝口腔疾病的元凶是什么?宝宝的保健意识薄弱,喜欢把手伸进口腔吸允,这样不仅会把细菌带入口腔,还有可能导致肠胃疾病。建议父母应该监督好自己的孩子戒掉以上易导致口腔疾病的坏习惯,避免自己的宝宝受到口腔疾病的困扰。同时,孩子应该养成簌口清洁口腔的习惯,以免受到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