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多做5件事 给孩子满满正能量
做为家长,不仅有责任把孩子健康平安的抚养大,而且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小孩教育方式。有时候家长生活中所做的事。还有可能成为是传达给孩子的正负能量,这些都与孩子的思维和处事行为,有很大的关连,今天来看下家长哪些行为,是给孩子满满的正能量的。
第一件事:多跟孩子一块吃饭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经常和家人共餐的孩子在学习表现、生活习惯等方面优于其他孩子,他们还能掌握更多词汇量、更注重健康饮食,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更好的社交礼仪。家长不管有多忙,每天都要与孩子一起吃顿饭,哪怕是一顿简短的早餐。周末安排家庭聚餐,一家人都要参与进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聚餐时不要看电视,也最好不要接电话,不要谈学习之类的“沉重话题”,只谈轻松的话题。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但不要强迫。
第二件事:常聊聊家人的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杜克博士招募了来自48个家庭的孩子,询问了一些问题:“你知道爷爷在哪里长大吗?你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认识吗?”随后的心理测试发现,对自己的家事了解得越多,孩子的自尊心越强,而且更善于缓解压力,更能掌控好自己的生活。古代家庭的宗祠、家谱其实就起到了类似作用。建议家长多跟孩子聊聊家里的事情,让他们了解并认同自己的家庭。但要避免说教,少提“想当年”。此外,不管对长辈有什么意见,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达。
第三件事:经常接老人来家里住
美国研究发现,经常和祖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更有同情心,懂得体谅父母,善于和他人合作,社交能力更强。尽管“隔代教育”非议不断,但与祖辈的相处仍然能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必需营养”。老人经历的故事底蕴悠长,能给孩子展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老人相对脆弱,孩子在搀扶奶奶、帮爷爷倒水的过程中,能学会换位思考。与父母居住的地方有个“一碗汤的距离”原则,但与老人距离较远的也不必忧虑,经常接老人来家住上一段时间,孩子也能受益匪浅。
第四件事:不要总在孩子面前展示压力
美国家庭与工作关系研究所负责人埃伦 加林斯基曾对1000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当询问孩子“最想帮父母实现的愿望是什么”时,她得到的回答是,“希望他们不要那么累”。研究表明,父母的压力会削弱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增加肥胖、蛀牙、糖尿病、过敏和精神疾病风险。加林斯基说,人们很难做到同时对工作和生活给予足够关注,但只要别把工作压力带回家,孩子就能根据父母的忙闲自行调整生活。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小妙招减轻压力:把每日计划列一张清单,下班前写好次日工作计划,听听古典音乐、喝杯咖啡、一家人出去走走等。
第五件事:给孩子更多选择和权利
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能自己安排时间、设立目标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能更好地发挥认知控制能力,长大后更专注、自律,面对人生选择时头脑更清醒。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给予他们发言权。比如,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做,即便最初做得并不完美,也要给予机会去尝试;或让孩子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理解责任是怎么回事。
家长所做的点点事迹,都可能成为孩子参考的方式,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点点滴滴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很重要,掌握正确的小孩教育方式,才更有利于小孩更好的身心发育和成长哦。
-
这些食物适合添加辅食的宝宝,既健康又营养,儿保医生推荐给大家今天给宝爸宝妈们推荐几种富含维生素,适合当季吃的蔬果,多让宝宝食用,既健康又营养!
-
就因为穿衣不当,宝宝患了湿疹由于湿疹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每一个宝宝的临床形态以及发病部位都存在一些差异性,因此具体的用药情况需要因人
-
中医:小儿保健四大要穴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有很多的东西都并不知道,对于我们小儿保健来说,有四大穴位能够对我们的小儿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状况的,还
-
儿童保健原则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儿童保健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张坐,那么儿童保健的原
-
儿童食用味精过多难长高?味精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厨房用品,而且很多人在做饭的时候都会用到味精,可以有提鲜的效果。但是你要知道,味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