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宝宝哭声中的学问

解析宝宝哭声中的学问

宝宝从落地的那一刻起,首先学会的便是哭声。在宝宝的成长中,哭声也总是伴随着他们成长的。但是家长们了解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吗?很多家长不了解这其中的学问,一听见宝宝哭就慌了,其实宝宝哭声并不都是反映宝宝生病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吧。

放轻松!你的宝宝会帮助你的。研究表明,婴儿在育儿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我们知道,宝宝会主动指导父母的反应。宝宝天生就会使用“亲密增强剂”,通过一些自身的行为(如高声尖叫,你不可能听不到)像磁石一样将父母吸引过去。这些行为有些显而易见,比如哭泣、微笑,或是抓住你不放;还有一些就比较隐蔽,需要用心发现,比如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

所有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天生就有判断和回应宝宝这些行为的直觉。母亲和宝宝就如同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能达到无障碍交流。至于磨合期的长短,则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发出的信号比较易懂,而有些父母更善于理解这些信号。但不论时间长短,父母与宝宝最后都能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如果你能细心观察,时时回应,这个目标就会更快实现。偶尔你也会做出错误的回应,比如你以为宝宝饿了,就开始喂他,其实他只想让你抱抱。即使是这样错误的回应,也比役有回应要好,只要你在回应他,就是在鼓励他和你一起努力,直到你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宝宝一哭,就把他抱起来。这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很多父母都不这样做,他们会让宝宝一直哭下去,因为他们认为不能纵容宝宝的“坏’习惯。但是婴儿是不会有“坏”习惯的,他们只是在用唯一的方式与你交流。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而你作为请求信号的哭声也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你会有什么感觉?哭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宝宝并不会变成一个“好”孩子(虽然他可能安静下来)。他只会变成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因为他觉得他无法与你交流,也没有人会来满足他的需求。

旁人可以很轻松地说,让你的宝宝一直哭好了,不要去抱他。因为你的宝宝的哭声不会让旁人的身体发生什么化学反应—除非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而你就一定会。婴儿的哭声会让父母不安,尤其是母亲。

这下家长朋友们知道宝宝哭声中的学问了吧!很多家长朋友们每当听见宝宝哭而且还不能用语言沟通的时候,总是显得很无奈,但更多的是心疼宝宝。现在了解了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在发现自己的宝宝哭泣,我们可以适当的观察宝宝为什么哭泣,这样就不至于我们手忙脚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