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如何就医?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毒瘤。它危害了新生儿的健康。甚至会导致婴幼儿不能健康成长。有关部门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大概有6-7个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应得到家长的重视,应该及早发现,并且尽最大努力及时治疗这样才能降低自然死亡率。
哪些症状提示患有先心病?
在不同时期,先心病的主要表现可有所不同:
1,新生儿先心病症状最常见的是哭声无力,吸吮无力,心脏听诊往往能听到杂音,部分严重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出现紫绀及心力衰竭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肝大等。
2,婴儿先心病的症状仍以吸吮无力为主,食量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中较有意义的是紫绀及患儿常常出现肺炎,并且反复发作。
3,能渡过婴儿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一般来说病变较轻,如果是左向右分流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反复出现肺炎,如果肺动脉压持续升高,有可能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这时会出现紫绀。如果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这一时期容易出现蹲踞症状,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患儿常在活动后下蹲,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提高脑部血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4、成人先心病症状能够存活到成年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大部分畸形都不复杂,但是心脏畸形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终将损害心肺等脏器功能,很多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表现为活动耐力差,易疲乏,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查出心脏畸形。
5、肺动脉高压:当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右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病理生理症状时,被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6、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怀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该怎么办?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或其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一定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医师可能会开一些检查,如血液化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等。其中超声心动图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检查,可直观明确心脏结构及先心病的类型。
先天性心脏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当一个病人不幸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就是怎样治疗的问题。目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外乎两大类:外科手术和内科介入治疗。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病人而言,往往会出现,心外科医生建议病人尽快“开刀治疗”,心内科医生则认为可以“导管介入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病人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听谁的好。
在你做出决定之前,你必须对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基本的了解,明确其优点及其局限性。
1.外科开胸修补术 直接开胸,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修补术。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适用范围极广。但其最大的缺点是创伤大、手术疤痕比较明显,一些所谓的“微创”或“侧切口”手术因为其体内组织损伤可能更大而正受到内行的质疑。体外循环后可能导致的脑损伤及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也是人们不能忽略不计的问题。另外手术后在胸前留下永久疤痕,使患儿身心及人格受到永久损害,不利于患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2.心导管介入治疗术 它是近十五年来在心脏病介入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通过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插入特制的导管,将特制的封堵器由外周血管送入达到所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将封堵器释放并固定在病变部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介入治疗术的出现使先心病的治疗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已成为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
这些食物适合添加辅食的宝宝,既健康又营养,儿保医生推荐给大家今天给宝爸宝妈们推荐几种富含维生素,适合当季吃的蔬果,多让宝宝食用,既健康又营养!
-
就因为穿衣不当,宝宝患了湿疹由于湿疹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每一个宝宝的临床形态以及发病部位都存在一些差异性,因此具体的用药情况需要因人
-
中医:小儿保健四大要穴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有很多的东西都并不知道,对于我们小儿保健来说,有四大穴位能够对我们的小儿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状况的,还
-
儿童保健原则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儿童保健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张坐,那么儿童保健的原
-
儿童食用味精过多难长高?味精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厨房用品,而且很多人在做饭的时候都会用到味精,可以有提鲜的效果。但是你要知道,味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