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警惕腮腺炎

冬春季节,警惕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ili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早在公元前640年,医书上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早在古代我国就有治疗腮腺炎的方法,就是用灯芯草直接灸率谷穴,但是由于会造成皮肤瘢痕,现在已经不使用了。

如今对于腮腺炎都是以预防为主,因为其传染性较强,因此在高发季节应该接种疫苗。

腮腺炎疫苗是用于预防腮腺炎的有效方法。腮腺炎疫苗第一针一般在12-18月龄时接种,第二针要至少间隔1个月后再接种。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大约6岁)已经接种了第二针。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大量使用我国自行研制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发病以儿童、青少年为主,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冬春季节高发。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常有局部暴发,例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常常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流传到腮腺及其它器官,亦可经口腔沿腮腺管传到腮腺。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引起胎儿畸症。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