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专题 > 急救 > 生活急救

生活急救:烫伤现场应对方法盘点

生活急救:烫伤现场应对方法盘点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高温”,炒菜烧饭离不开火,取暖离不开电暖炉或者热水袋,凉天洗澡离不开热水等等。有“高温”存在的需要就要有被烫伤的准备,发生烫伤千万不要惊慌,如果烫伤范围很小,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冷疗”。

吃火锅:小心烫伤宝宝

秋季以后,北方的气候明显转凉了。火锅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这个季节,被火锅烫伤、烧伤的宝宝也很多。所以,吃火锅时一定要看好小孩,大人也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可带火添加燃料,吃完火锅要及时拔去电源。

洗澡水:不是越热越好

家长给宝宝洗澡时,如果先往浴盆中倒入热水,然后再去取冷水加入,在母亲转身取冷水之际,小孩见盆中有水,便可能伸进手去玩水或跳入盆中,由此造成烫伤。因此,给小孩洗澡前,一定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这样可避免小孩烫伤。

热水袋:“捂”伤创面深

警惕被温热的取暖用具“捂”伤。电热饼、热水袋外大都有布套,使接触面保持在50~60摄氏度的温热状态,捂了一夜,也会烫伤皮肤。

这种烫伤主要是50~6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在局部作用时间过长,热力慢慢渗透进软组织引起的。它和明火、开水等引起的灼伤不同,表面看来烫伤面积不大,但创面较深,会造成组织坏死,往往采用切除坏死组织、皮肤移植等手术方法治疗。

此外,热水袋破裂事故是冬季烫伤的最主要原因。充入的水温过高,水充得太满时,会把热水袋变成“皮球”,受到蹬踏、挤压后容易破裂。

小资料:深度灼伤越重越不疼

灼伤首先损伤皮肤,轻者皮肤肿胀,起水泡,疼痛;重者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由于冬季烫伤多在足部,加之下肢长时间下垂,含有氧气和营养成分的新鲜血液供应不足,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此生长繁殖而感染,甚至可能诱发全身性感染。我们把灼伤分成三级:

* Ⅰ度灼伤:皮肤上出现红斑,和被大日头晒出来的差不多。

* Ⅱ度灼伤:皮肤马上起水泡,水泡破裂后,肌底呈现苍白色夹杂红点。

* Ⅲ度灼伤:此时的皮肤呈蜡白色或黄色,坏死皮肤粘连在肌底撕不下来,整个患处没有弹性,像是皮革。

Ⅱ度和Ⅱ度以上都应就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深度灼伤会损及皮肤、肌肉中的神经组织,越是重的灼伤越不疼。常常看到Ⅱ度伤者在那里哇哇叫,旁边的Ⅲ度伤者却没感觉。所以千万别以为不疼就不要紧,灼伤后应及时判断自己的伤情,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