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专题 > 急救 > 生活急救

险引发休克的一颗感冒药

险引发休克的一颗感冒药

“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增加,近年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病例数逐年上升,南方医院2010年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200多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专家认为,医生问诊时间仓促、缺乏医德乱开药、患者随便自行服药等现象的存在,与药物不良反应率上升关系很大。然而就算医生合理、规范用药,病人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率依旧存在,为此患者在服药前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掌握一定药理知识。

●近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例数不断增长,导致不良反应最多见的是抗生素类药物。

●药物不良中最常见的是皮肤和附件的损伤,表现为皮疹、瘙痒、红肿;其次为全身性损害,表现为寒战、发热。

●专家认为,医生诊疗时间仓促、开药受利益驱动,患者为免麻烦常随便自行买药等行为,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

案例

某女士怎么也想不到,一粒感冒药可能引起休克致命。近日,她感冒咳嗽,痰中带血丝,赶忙去看医生。医生给她开了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晚上,该女士服药半小时后,手掌心突然开始发痒,接着,手臂、腿乃至全身变得通红,皮肤上迅速地冒出一片片疹子,瘙痒难耐。同时,一阵阵恶心袭来,异常难受。该女士照镜子,只见脸部红肿如“猪头”,已经完全认不出自己了。

“难道是药物反应?”该女士从来没有药物过敏史。她翻出药品说明书,才发现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不良反应有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而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中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之间。

这位女士躺着休息几小时后,恶心的症状缓解。第二天早上,皮疹逐渐褪去,脸部依然浮肿。她女士再次去看医生,医生诊断为药物不良反应,要倪女士立即停药,给她重新开了抗过敏药、头孢克洛胶囊和茶碱缓释片。

有了“前车之鉴”,这位女士服药前认真看了说明书,发现使用头孢克洛胶囊也有荨麻疹样皮疹等不良过敏反应,发生率约占病人的1.5%。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综合征的发生率占2.5%,伪膜性结肠炎综合征,可能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某些头孢菌素可以引起癫痫病。茶碱缓释片的不良反应是在治疗开始,早期多见的有恶心、呕吐,当血清中的茶碱超过40ug/ml,可发生失水、惊厥,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死。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用药时怎样才能确保安全?该女士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