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速度看你是否有长寿基因

走路速度看你是否有长寿基因

从走路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能否长寿吗?每个人都想自己可以长寿,但是如何才能长寿呢?长寿的奥秘是什么呢?从走路的速度我们可以判断自己的寿命长短符合科学吗?这里就为你一一解答

从走路速度看出你是否有长寿基因

有的人走路快,有的人走路慢,特别是到了老年,差别就更大了。走路快慢与性格有关,也与一个人的经历和生活习惯有关,但健康养生专家却发现,老年人走路快慢与寿命长短的确有很密切的关系。

老年运动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年龄相同、性别一致的老年人,他们剩余的寿命与步行速度是有关联的,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明显。

男女寿命预期中值的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每秒0.8米。如果性别和年龄一致的话,步行的速度越快,预期的寿命就会越长。老年人的步行速度与剩余的寿命是成正比的,年龄越小,预期剩余寿命的绝对值就越大。

为什么步行的速度能预测寿命呢?

步行除了需要消耗身体的能量外,还能有效地控制肢体的动作,同时,还需要心肺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各个器官的支持和配合。步行速度慢的老年人,可能是身体系统出现了受损现象,这就需要耗费他们比较多的能量。所以说步行速度能对老人的寿命起到预示的作用。

老人每年可自测一次走路速度。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老人可将自测走路速度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过大时,应该及时看医生。

对年轻人来说,一般7~10分钟走1公里,步幅在0.75米左右;但到了四五十岁,走1公里大概就需要10分钟以上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会逐步下降,步幅也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