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浮肿的四种临床分类

浅谈浮肿的四种临床分类

导致浮肿的原因大多与体内组织间隙充填太多水分有关系,由于组织病变导致组织液大量渗出,便会形成浮肿。浮肿一般是心脏病、肝病、或者肾病的信号,有时候少浮肿并非是疾病导致,也属于生理反应表现。这里就具体介绍一下浮肿的分类,便于各位浮肿患者自行参考识别。

身体浮肿的四个分类

体位性浮肿

长时间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积造成浮肿,改变体位后一段时间,浮肿可自行减轻,消失. 有些20至40岁的女性,早晨起床后,眼睑及颜面常出现轻度浮肿,下肢有凹陷性水肿或紧绷感.随着活动,逐渐减轻消退.多数学者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药物性浮肿

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岛素,硫脲,甘草等药物,可导致脸,手,足出现浮肿,停药后浮肿会逐渐消退. 对上述浮肿不必担心,更不必乱用药。但如果是疾病所致浮肿,则需针对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经前期浮肿

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或半个月内,出现眼睑,手背,脚踝甚至双下肢轻度浮肿,以及烦躁,失眠,疲乏,头痛等症状.月经来潮时,浮肿及其他症状可逐渐消退. 特发性浮肿。

反应性浮肿

有些人特别是高温作业或身体较胖又不爱活动者,受环境高温的影响,皮肤血管扩散,体液渗透并积聚于皮下组织,常在手,足等处发生浮肿.夏天过后,则自行消退.但每夏必发,反复多年。

最后建议各位患者,如果发现身体出现浮肿,排除生理原因之后,建议尽快治疗。浮肿非小事,拖延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