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活 > 生活 > 美食健康

鸡蛋怎么吃最合适 半生不熟易腹泻

鸡蛋怎么吃最合适 半生不熟易腹泻

我们都知道早餐对*的重要性。每天忙碌的工作都是从早上营养健康的早餐开始的。很多人早餐喜欢吃鸡蛋,认为既营养又方便。那么,鸡蛋究竟该煮多长时间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鸡蛋煮多久最好。

长时间煮鸡蛋会产生硫化物,营养流失难消化

蛋煮久了,蛋黄为何会出现黑绿色物质,这层黑绿色的物质是什么呢?

鸡蛋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黄不熟。

而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鸡蛋内部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会变得紧密,不易与胃液中的蛋白质消化酶接触,因此很难被消化。蛋白质含蛋氨酸,长时间加热后,分解出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元素反应形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这也是为何鸡蛋蛋黄外层会产生黑绿色的原因。

蛋黄外面包裹的黑绿色物质会影响身体健康吗?专家解释,长时间煮的鸡蛋营养会流失不少,产生的硫化铁和硫化亚铁不易被*吸收,儿童或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吃了这种黑蛋黄煮鸡蛋就容易不消化,甚至发生胃痛。

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容易引起腹泻

那么,市民们认为怎样煮鸡蛋有营养呢?很多年轻人认为吃半生不熟的鸡蛋比较有营养。鸡蛋煮太熟了,味道不怎么样,吃了胃还不舒服。周围很多人都喜欢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尤其是吃西餐,端上来的鸡蛋都是半生不熟的。

鸡蛋煮久了没营养,但是煮得不熟也不好。专家表示,实际上,鸡蛋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细菌,未熟的鸡蛋没能杀死细菌,吃了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高温煮熟后再吃。

专家提醒市民,鸡蛋虽营养丰富,但不宜多吃。为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应吃2~3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太多。

小编总结,鸡蛋的吃法有很多种,没有规定要必须要用哪种方式。重要的是人们要找到最营养的方式,充分发挥鸡蛋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