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着吃会致癌的菜 西葫芦排第一
菜炒着吃会致癌,这种说法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还是操作方法不对,我们需要澄清的事实还有许多,需要科学的解释,对我们炒菜有个正确的指导作用。有一些蔬菜炒着吃会挥发出致癌物质,具体是怎么回事还需要专家们的实验来解释。
“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一经高温煎炒会产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近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表的《首个总膳食研究报告》引发了人们对烹制蔬菜的担忧。要说烤肉、腌肉易产生致癌物,一点也不稀奇,但这炒蔬菜怎么也会致癌呢?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该中心于2010年至2011年间,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包括肉类、蔬菜、豆类及麦制品等。结果发现样本中47%的食物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其中,零食类所含最高,平均达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
该中心又将22种蔬菜样本送到实验室,将它们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电力的电磁炉不加食油干炒,时间为3分钟和6分钟。结果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无异。
其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低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大蒜、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兰(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进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另外,报告显示,香港人每日膳食中,平均摄入丙烯酰胺量为每公斤体重0.21~0.54微克,暴露限值介于334~1459。而中国内地居民平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值为每公斤体重0.286~0.49微克,暴露限值在367~1069之间。一般来说,暴露限值越小,对公众健康值得关注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总的来说,香港和内地都处于“值得关注”的水平。
专家解释蔬菜致癌原理
关于老百姓对炒蔬菜致癌的疑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何玉贤解释,含有天门冬酰胺和还原糖的食物,经过120摄氏度以上高温炒制,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丙烯酰胺。天门冬酰胺是天然的氨基酸,在豆类、蔬菜中的含量较高。不同蔬菜中天门冬酰胺含量不同,因此释放出的丙烯酰胺会有差异。
好文推荐:
-
孕妇吃哈密瓜有什么好处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在怀了孕之后的孕妇,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饮食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着,那么孕妇吃哈密瓜
-
冬季吃什么蔬菜最应季?这5种菜不可少说起食物,大家都知道饮食的健康与否对于身体的健康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季,应季食材相对来说比较少,那么到了冬
-
七种日常食物有助排毒排毒是一年四季都绕不开的保健话题,人体每天都在摄入食物,一部分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的同时,另外一部分则会成为垃圾需要及时
-
为什么男性备孕需要补锌我们常说,女性备孕期间该吃啥吃啥,什么叶酸啦,钙片啊之类的,却往往会忽略掉作为备孕的另外一个角色,就是我们的男性朋友,那
-
早餐吃粗粮可降低糖尿病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日三餐食物中的含糖量都需要严格的把控,而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自然是重中之重。相比精米,粗粮中的含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