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专题 > 急救 > 疾病急救

学生运动猝死频发应如何提防

学生运动猝死频发应如何提防

适当的运动其实对自己的是身心健康是有很多好处的,这些我们大家其实都是知道的,特别是有一些人为了身材急于锻炼就很容易照成很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大家所熟知的猝死是很严重的,那么,学生运动猝死频发应如何提防?接着大家一起看看吧。

大学生运动猝死的特点

1.运动猝死发生的季节和时间节律主要为春秋两季和下午,这可能与大学学制有关,春秋两季初期正值学校开学之际,大学生又开始参加体育比赛,然而由于寒暑假期缺乏体育运动,此时机体还不能完全适应高强度、对抗激烈的体育比赛,容易出现运动猝死;

2.运动猝死的案例中女性比率要比男性低,这可能是由于女性不愿意参加大负荷运动,对疲劳和过度负荷不易耐受等原因有关。

3.心理应激的影响较大。有几例运动猝死事件发生在体育加试或者测试中,运动量并不大,可能与当时的考试压力过大有关;还有一例是在篮球运动结束后打牌兴奋过度而死。

4.我国运动猝死年龄的峰值在20岁左右,比国外猝死的高危年龄40-50岁要低很多。

5.运动猝死常发生在田径赛、篮球、排球、足球和慢跑。

心源性运动猝死

心源性猝死主要是由于心血管性疾患所致,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马方氏综合征等。诱发机制可能有:

1.*在进行紧张剧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过30min,有可能发生心肌缺血坏死。

2.运动中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使其灌注不良,痉挛持续20min以上,也会引起心肌的缺血坏死。

3.运动时体内电解质、激素内分泌的改变和代谢产物的堆积,可引起血液理化特性的改变。例如,运动时心肌钾钠离子的变化,可引起心肌的代谢性坏死;运动时血液游离脂肪酸产生的速率加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所引起的应急性改变均可诱发心律失常。

结语:上面所述的也就是学生运动猝死频发应如何提防,这样常见的事情时常在生活当中出现,因此大家也要积极的做好预防,而注意到了这些后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来适当的运动,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不被过度运动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