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四:“权威证明”忽悠人。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如“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指出,人类肠胃如果每天摄取一定量的高活性双歧杆菌,那么人类将可以与肠胃病绝缘,人类寿命有望达到140岁”等无法证实的虚假广告内容。
陷阱五:“无效退款”欺骗人。
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有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要警惕保健食品以上五大虚假宣传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如身体出现不适应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不要轻信保健品能治病,从而延误了病情。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不要挺听信商家的一面之词,自己还要注意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一是要查看有无保健食品标志和卫生部注册备案信息。二是要查看是否与广告宣传的功能一致。如果是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产品应标有“药准字”、“药健字”批准文号;具有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准字”的批准文号。三是购买保健品应到信誉好、规模大的经营场所,且购买后必须索取发票和相关凭证,以防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拨打12315电话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不要错失维护自身权益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