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之后,“碗”何去何从?
伦敦斯特拉特福区,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主体育场坐落于此,因上阔下窄的造型,英国人称其为“伦敦碗”。
这只“碗”备受赞誉的首要原因是使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临时看台,8万个座位中,只有2.5万个固定座位。对于这只设计独特的“碗”,人们更加关注它在奥运会后的命运。伦敦奥运会后,拆掉这些临时座位,缩小的“碗”怎么用?还是让它的设计者们来破解悬念吧。
从“伦敦碗”还“躺”在设计师的草图中时,它就被贴上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的标签。6年前带领团队负责主场馆建设时,“伦敦碗”的首席建筑师汤姆·琼斯就坚定了要更多考虑可持续利用的想法。他说:“北京奥运会很棒,但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北京的做法。未来城市在申办大型赛事时,把握好场馆建设的永久性和临时性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重要。这将引领未来体育建筑的新风潮。”
不同于那些永久性建筑物,“伦敦碗”的休息室和停车场都在主体育场外。这为赛跑、竞走、投掷以及跳远提供了场地。琼斯将“伦敦碗”定义为一个小巧但功能齐全的轻量型体育场馆。
参与“伦敦碗”设计施工的华人设计师陈海亮透露,由于事先就考虑到奥运会后主体育场的“瘦身”再利用问题,整个场馆的建造只使用了1万吨钢材。而建筑材料中50%是回收材料,比如利用英国北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剩余管道来构建场馆顶棚支架。
甚至在“伦敦碗”建造之初,建筑师们就在考虑如何拆。奥运会后,“伦敦碗”将迅速缩小为一座中型体育场。为了便于拆卸,“伦敦碗”没有使用巨大的水泥或金属材质的顶棚。但考虑到顶部开放面积太大会使其抗风能力下降,设计师采用了类似乐高玩具的设计:场外顶棚、外部围墙、内部包围圈以及一些附加的设施都是彼此独立的,像积木一样“插”起来。这些都为赛后的改建提供了便利。
“刚开始的第一个方案其实我挺喜欢的,第一个方案是有一个能活动、能伸缩的屋面(顶棚),但是由于预算特别多,包括奥运之后的营运、维护、维修等问题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后来这个方案还是没有被采纳。”陈海亮说。据介绍,“伦敦碗”的设计先后共经历过五次大的改动,期间还有无数小的调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有了这些前期铺垫,“伦敦碗”在奥运结束后将顺利“缩”成小“碗”,变成可容纳约2.5万人的体育场。这将大大提高它在后奥运时期的利用率。
负责伦敦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奥林匹克公园遗产公司日前透露,他们已为小“伦敦碗”做好了后续安排。经过一番竞标后,地处东伦敦的著名英超俱乐部西汉姆联队成为小“伦敦碗”的未来主人。
而伦敦纽汉姆区将和西汉姆联俱乐部一同成为奥运会主体育场的长期承租方。未来,当地居民将在小“伦敦碗”中,尽享运动快乐。
-
伦敦奥运中国第三十八金—邹市明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2012年伦敦奥运会拳击比赛继续进行,在男子49公斤级决赛中,中国名将邹市明发挥出色,以13-10险胜泰国高手
-
伦敦奥运中国第三十七金---陈若琳女子10米跳台,陈若琳发挥出色,以巨大领先优势摘得金牌摘得。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上收获的第200枚金牌。胡亚丹前两跳
-
伦敦奥运中国第三十六金—吴静钰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进行的伦敦奥运会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吴静钰以8:1的成绩战胜西班牙名将布里吉特,卫冕成功,同时这
-
伦敦奥运中国第三十五金—男乒团体2012年8年9日,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马龙打头阵力克柳承敏,张继科独得两分,力擒朱世赫后,与王皓合作拿下双打,中国队3-0韩
-
伦敦奥运后 我们该如何健身因为奥运的关系,最近大家都很关注健身。其实健身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今年恰逢又是一个奥运年,人们如何在伦敦奥运后继续保持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