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奥运 不能止于设“日”
近年来健康奥运已经逐渐走入人们内心,今年奥运会在伦敦举办。那健康奥运应该如何打造呢?
如今一提到随地吐痰,一看到随处可见的“口水”之作,相信大家没有不深恶痛绝的。参与声讨时,往往也都一脸的严肃和愤慨,满嘴的义正辞严。可在日常生活中,遍地的“斑驳陆离”似乎也向人们诉说着参与者的不乏其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病从口入、痰从口出”的道理似乎再浅显不过。一个城市痰迹遍地,除了表明这个城市人民的文明素养不高,我看最主要的恐怕是这个城市的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不好,导致市民咽喉病症普遍,痰液增多。
笔者不是烟民,但在去年体检时却被大夫告知患有咽炎。疑惑不解间,大夫一语道破天机:北京空气质量差,几乎没有不得咽炎的!似乎以此宽慰笔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稍安勿躁”。
痰多了咋办,肯定得吐。但如何吐,吐哪儿,需要市民动脑子,更需要主管部门去好好思考。对随地吐痰这种城市顽疾,需要灵丹妙方巧诊治。不可否认,设立“禁痰日”,对于弘扬人们的文明生活理念,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建设文明、清洁的城市却作用有限。
治标得治本。生活环境差,空气中尘埃、细菌、各种刺激性气味都是引发上呼吸道炎症的因素。北京空气污浊,所以市民痰多。政府必须在治理引发吐痰的环境问题上下工夫,让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而不是止于卫生部门的设“日”之举!
事实上,“不随地吐痰”是我们从《小学生守册》上便已学知的生活常识,可为何一直屡禁不止?看来,不是任何事情都是靠思想政治工作或者发号召倡议便可以解决的。
追根溯源。要解决随地吐痰问题,得从源头抓起。要多想想为什么中国人常有痰,外国人常没痰?外国人有痰是如何解决的?而不应该追风似的,设一连串的这“日”那“日”,企图通过道德的力量,让市民“有痰往肚里咽”或“强忍着不吐”,是不现实也不科学的。
试想,如果环境好,空气好,人民的身体健康了,没有痰液产生,何来随地吐痰之说?从这一点来说,设“日”之举,纯属多此一举,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前天“排队日”、昨天“让座日”,今天又弄个“禁痰日”。没准哪天无烟奥运实在想不出高招、没辙了,最后再设个“禁烟日”。翻开日历,现在真是“日”满为患,让市民应接不暇。一年365天不会增加,但每一日,可能都被赋予了太多的内容,让“日子”变得不堪重负!如果一遇到需要培植的文明之举,我们便束手无策,就想着设“日”,那我们的健康、文明,就只能像一股旋风,永远地在原地打转!因此,打造健康奥运、倡导文明生活,不能热衷设“日”、扎堆设“日”,更不能止于设“日”!
-
这些花草千万不要养在家中相信大家都会喜欢在家里养一些花花草草,在家中养上几盆花花草草,不仅赏心悦目,还有助于净化空气。然而,并不是所有花草都适合
-
健康过年之春运如何健康出行一般来说,生水是不能饮用的,旅途饮水以开水和消毒净化过的自来水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万不能生饮
-
随着全球变暖即将消失的几种美食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地球正在逐渐的变暖。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却一点也不在乎,但其实全球
-
绿色奥运“绿色”意思是什么绿色奥运的含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可以指通常意义上的人们所认为的生态绿色,也可以指更深层次上的更广泛的“绿色”。
-
绿色奥运和其他奥运的联系绿色奥运跟其他理念的奥运都有哪些联系呢?下面的文章会告诉我们答案,让我们来了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