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幼儿园

幼儿园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暑假即将过去,小宝宝们又要返回幼儿园了,但是此时,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幼儿园宝宝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下,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手足口病的发病过程

1、疱疹性咽峡炎阶段。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处理。

2、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该阶段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呕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体无力、肌阵挛、抽搐或急性迟缓性麻痹等。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病例可给予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

4)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

3、心肺衰竭阶段。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心率快、吐白色或粉红色血性泡沫样痰、出现肺部罗音增多、血压明显异常、频繁的肌阵挛、惊厥和/或意识障碍加重等以及高血糖、低氧血症、胸片异常明显加重或出现肺水肿表现。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畅通,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20~30cmh2o,peep4~8cmh2o,f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以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5)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

6)药物治疗。

(1)应用降颅压药物;

(2)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给予冲击疗法;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4)血管活性等药物的应用

(5)抑制胃酸分泌。

(6)退热治疗;

(7)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胰岛素;

(8)惊厥时给予镇静药物治疗;

(9)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细菌感染;

(10)保护重要脏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