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宝宝是否瘦弱的五个标准
众所周知宝宝过胖是对健康和成长不利的,不过,有些妈妈会发现自家的小宝宝似乎过于瘦弱的了,但是因为不了解判断宝宝瘦弱的正确标准,也不能及时的为孩子做出调整,那么我们想自我判断宝宝是否瘦弱有哪些标准可以采用的呢?
自测:你的宝宝真的瘦弱吗?
1、判断瘦弱宝宝的5个生理特点:
(1)看上去十分瘦小,像个“小精品人”。
(2)因体格发育障碍,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容易经常并反复地生病,只要周围有“风吹草动”,每次都“跑不掉”。
(3)食欲不佳,大多都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4)一直延续到成年后依然瘦弱、矮小,体质欠佳。
(5)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到宝宝日后的学习能力,甚至成年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2、判断瘦弱宝宝的5项发育指标:
(1)体重增长慢:宝宝出生后至满月,即生后满28天时,体重增长不足600克。
(2)体重不增或下降:在为宝宝定期监测体重时,发现宝宝连续两次体重不增或下降。
(3)低体重:即在某一时段测量宝宝的体重,明显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段宝宝的标准体重。
(4)生长迟缓:即在某一时段测量宝宝的身长/身高,明显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段宝宝的标准身长/身高。
(5)消瘦:即在某一时段测量宝宝的身长/身高和体重,再根据身长/身高来判别体重,宝宝的体重明显低于同性别、同身长/身高宝宝的标准体重。
让瘦弱宝宝长肉的4个建议
1、喂养建议
(1)母乳喂养是首选。母乳含有6个月内宝宝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特别含有其他乳类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有利于宝宝健康防病,所以应纯母乳喂养4-6个月,添加辅食后仍可继续母乳喂养至宝宝1-2岁。
(2)满月后应逐渐变为每2.5—3个小时喂一次奶,而且每次喂奶时间要控制在15—20分钟以内,随着宝宝月龄增长,可减少夜间喂哺次数。
(3)根据母乳量的多少以及宝宝体格发育情况,在4-6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并遵循从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由软到硬、少盐不甜、禁油腻的原则。
(4)在宝宝7个月之后,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方式,在喂养中都要加上一些颗粒状、质地稍硬的食物,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萌出。
(5)随着宝宝添加辅食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吃奶量会有所下降,但不应立即停止喂奶,每天摄奶量还应不少于600毫升。
(6)宝宝的膳食要均衡,多吃水果和蔬菜。
2、防病建议
(1)妈妈们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为宝宝接种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1针、乙肝疫苗3针、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3次、百白破疫苗3针、流脑2针、麻疹疫苗1针、乙脑1针。
(2)宝宝居住的房间要经常保持在通风的状态下,不能整天关闭着门窗,导致空气不流通。要确保室内空气新鲜,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3)若是家中有人感冒生病了,要尽量远离宝宝;如果不得不照顾宝宝的,要戴上口罩,并勤洗手。
3、起居建议
(1)保证宝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睡觉是宝宝每天必要的“功课”,如果这“功课”没有完成,便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2)宝宝清醒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多和宝宝交流,如说话、玩耍等,让宝宝在温馨欢乐的环境中成长。
(3)每天给宝宝洗澡,更换干净柔软的衣物,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爽,可使用宝宝专用的沐浴液和洗发水。
(4)根据气候、季节的变换,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5)督促宝宝多喝水,膳食要营养均衡。
4、运动建议
(1)多做运动,最好每天坚持两小时,可分次进行。
(2)户外活动最好从夏季开始,一直坚持到冬季,这样可以让宝宝逐渐适应冷空气,有助于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3)除了让宝宝做耐力的运动,例如跑步,最好还进行其他一些以发展平衡、敏捷、柔软为目的的活动,例如打篮球、打羽毛球。每次运动都不要进行太长时间,适当地休息下,以免体力消耗过大。
(4)平时多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尤其冬天。
对于宝宝的体重,不止是肥胖不好,过于的瘦弱也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的,如何让孩子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一定离不开家长细心的呵护和照顾。
-
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引起宝宝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宝宝的体质和大人肯定也是有着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上火的,而且宝宝上火也会感觉特别的
-
手机辐射对孕妇的影响大吗 如何减轻辐射我们都知道在怀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变得特别的小心了,而且当然有一部分的人经常的玩手机,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怀孕的时候,到底
-
怀孕泡温泉有好处吗 孕妇泡温泉要注意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身体也是越来越虚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觉特别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如果是稍微不注
-
宝宝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预防新生儿打嗝很多的新手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肯定会发现宝宝在吃完东西的时候会不停的打嗝,而且这个时候感觉也是特别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调理的重要性 孕前检查必查项目的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让自己生一个比较健康可爱的小宝宝,就是在怀孕之前的一些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怀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