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保健

宝宝学走路 时机选不对易致罗圈腿

宝宝学走路 时机选不对易致罗圈腿

在宝宝学走路时,家长比宝宝还兴奋,随时都想让宝宝走两步来看看。但是大家知道吗?宝宝学走路也要讲究时机的,如果时机没选对可能会致宝宝罗圈腿,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下文的详细讲解吧。

什么是罗圈腿?

罗圈腿,一般也称为0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判断宝宝是否有罗圈腿,可以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如果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间隙超过10厘米,很可能就是罗圈腿了。

罗圈腿多与缺钙、走路早有关

专家说,除了非常严重的畸形可能是遗传造成的罗圈腿,绝大部分罗圈腿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引起:

1、生理现象

幼儿在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经历从膝内翻到正常,再转变为膝外翻再到正常的过程。一般来说,新生儿是膝内翻,也就是所说的罗圈腿,至2岁时接近正常;2岁后逐渐成轻微的外翻,至10岁再恢复正常。

2、过早走路

过早走路导致罗圈腿是因为幼儿腿部骨骼钙化不够,腿骨较软,过早走路容易导致膝关节变形内翻或外翻,形成罗圈腿或X形腿。因此,父母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tips:一般情况下,9~10个月的宝宝逐步学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3、缺钙

缺钙有2种可能:

(1)身体缺乏维生素D导致幼儿患佝偻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吸收,缺乏可能导致缺钙;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骨骼发育。

(2)可能是幼儿在0~2岁期间生长发育非常快,骨骼需要的钙量较大,幼儿钙量不足导致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