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饮料或致孩子患慢性病
现代孩子几乎都离不了糖。但作为父母的你知道吗?据相关专家说法,糖或糖饮料竟可致孩子患上慢性病。下面请大家来看一下吧。
我国儿童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早餐质量下降、在外就餐、饮酒、吸烟等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导致了慢性病低龄化加剧。
这是今年发布的《2011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蓝皮书)中描述的我国儿童少年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近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每年5月20日学生营养日的时候都会以蓝皮书的形式发表对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的研究结果,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今年的研究重点是饮食行为,研究者主要根据的是1998年和2008年在上海、哈尔滨、济南和广州4城市开展的儿童少年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研究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了今年的研究结果。
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质量呈下降趋势,1998年,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48.8%。2008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78%。营养质量差的早餐不仅影响儿童营养摄入和健康,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
零食是一把影响儿童健康的双刃剑。我国城市儿童的零食以冷饮、油炸、膨化食品为主。研究人员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吃零食说成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但要积极引导,让儿童少年学会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
在外就餐是孩子抵挡不住的诱惑。快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一种普遍的饮食行为。儿童少年快餐的消费频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的比例从1998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16.2%。在外就餐时膳食结构不合理,膳食能量摄入高于在家就餐者。尤其吃快餐,不仅可引起肥胖,还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含糖饮料是被人忽视的“甜蜜陷阱”。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人均每日饮用量从1998年的300毫升左右增加到500毫升,其中2/3是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中的“糖”暗藏着健康危机,过量饮用,就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引起肥胖、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和龋齿等疾病。研究人员认为,家庭是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形成的第一站。父母的饮食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健康。此外,学校对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重视不够,学校周边食品摊是影响学生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
-
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引起宝宝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宝宝的体质和大人肯定也是有着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上火的,而且宝宝上火也会感觉特别的
-
手机辐射对孕妇的影响大吗 如何减轻辐射我们都知道在怀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变得特别的小心了,而且当然有一部分的人经常的玩手机,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怀孕的时候,到底
-
怀孕泡温泉有好处吗 孕妇泡温泉要注意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身体也是越来越虚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觉特别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如果是稍微不注
-
宝宝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预防新生儿打嗝很多的新手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肯定会发现宝宝在吃完东西的时候会不停的打嗝,而且这个时候感觉也是特别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调理的重要性 孕前检查必查项目的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让自己生一个比较健康可爱的小宝宝,就是在怀孕之前的一些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怀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