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保健

儿童感冒最好要分阶段吃药

儿童感冒最好要分阶段吃药

儿童感冒药的安全性一时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孩子感冒后吃感冒药、消炎药,甚至是止咳药,未免有点用药过度。不吃药,又担心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以致孩子出现高热,甚至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的情况。其实,在孩子感冒的不同阶段,根据他的症状作一些简单的中医处理,不仅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避免滥用抗生素,不致孩子体质变虚弱。

感冒初起,无发热

孩子受凉,感冒初起时,常表现为有轻微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偶有几声干咳,但还没出现明显的发热。这是疾病初起、病情较轻的时候。此时的咳嗽,中医称为伤风咳,是孩子一时不适应气温的迅速变化所引起的反应。

对于这类初起的伤风咳嗽,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做好保暖工作,同时给他们服用一些感冒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小柴胡冲剂等即可。此时完全没有必要给他们服用消炎药、止咳药等。

如果身边没有合适的感冒中成药,也可用一些食疗办法,把风寒给“逼”出来。淡豆豉姜葱粥是较常用的一个食疗方,其具体做法是:淡豆豉20克压烂,生姜10克切成细丝,鲜葱白3根切成碎花状,把三者共放进碗中,再往碗里倒入滚烫的热粥(约250毫升),加食盐调味搅匀后,让孩子趁热食用。进食完毕后,让孩子平卧于床上,盖好被子,令其身体微微出汗(出汗后记得及时帮孩子更换干爽的衣服,以免再次着凉)。一般来说,汗出了,感冒也消退了。

没有淡豆豉的话,可改用姜葱米醋粥治疗。具体做法是:取生姜3片,鲜葱白5条(切段),大米50克,米醋15毫升。先将姜、葱、大米煮成粥,再加进米醋煮沸,调味后,趁热食用,食后盖衣被,微出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