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保健

宝宝“热痉挛”你该怎么办?

宝宝“热痉挛”你该怎么办?

何谓热痉挛?

热痉挛,也称“热性痉挛”、“发烧性抽搐”。热痉挛的“热”,指的是“发烧”,但是严格来讲,应该是指体温急遽变化,因此热痉挛指的是,伴随体温急遽变化的抽搐。

台湾小儿神经医学会秘书长暨台北马偕小儿神经科主任何启生表示,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脑神经的功能仍不是狠稳定,会随着体温的急遽升高而引发抽搐的现象。所谓热痉挛,是指幼儿在急性体温升高至某程度而并发的痉挛。根据统计,热痉挛的罹患率狠高,每一千个五岁以下的儿童有过热痉挛一次以上经验者,约有19~36人,一般则约为百分之叁左右,可说是小儿神经门诊\中最常遇到的状况。

上呼吸道感染 最易引起热痉挛

前文提到,热痉挛是因为体温不正常变化(发烧)而引起。何启生主任表示,根据临床观察,多数的患者是因为先感染了某种疾病,在发烧之余,又引起热痉挛。其中,比例最高是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扁桃腺炎),其次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再来则是轮状病毒肠炎、赤痢、尿路感染等。

热痉挛 家族遗传倾向大

虽然引起热痉挛的原因主要来自感染发烧,但是诱发原因和“家族遗传”也有狠大关系!“约有一半的病童,其家族中的亲戚有相同的病史。譬如表哥、表妹或叔叔、阿姨也曾有这样的状况。”何启生主任说。

热痉挛的好发年龄的分布主要为6个月~5岁间,最易罹患的时期为6个月~36个月之间,最高峰为周岁左右。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院区小儿科兼任医师苏慧琴则表示,因为发烧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提高,特别是叁岁以下的小孩,脑部发育尚未成熟稳定,对抗抽搐的抑制机转尚未发达,所以在体温急遽升高时狠容易发生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