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保健

关于宝宝过敏的20则热问热答

关于宝宝过敏的20则热问热答

当宝宝出现起疹子、流鼻涕、打喷嚏,妈妈可能以为是皮肤病或是感冒,但如果长时间不见好,或是反反复复出现,妈妈们可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过敏症悄然而至了。

过敏是一种慢性疾病,过敏症状的出现有点像“进行曲”,某个阶段某种过敏症出现的机会高。在新生儿早期,以食物过敏及湿疹为主,但到了二三岁时,支气管哮喘逐渐增多,到了前龄期前,即五六岁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亦越来越明显。

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过敏反应,学名称“变态反应”,是身体对一种或多种致敏物质的不正常反应,而这些物质对大多数人是无害的。其主要起因是由于患过敏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过多的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它可以和环境中的过敏原起反应,刺激机体产生、释放某些过量的化学物质,继而产生各种症状。

过敏性疾病涉及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皮肤科、消化内科及眼科等多个领域,常见的过敏症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胃肠炎等,其中儿童以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最为普遍。

许多父母以为宝宝长大了过敏症状亦会随之消失。但事实上,过敏的表现是会随着年纪的增大而改变,许多过敏儿早期可能出现湿疹、过敏性肠胃炎等,之后如果还是持续受到过敏原长期的刺激,就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

减少过敏发生

过敏性疾病须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宝宝的饮食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如控制不当,过敏症状会逐日恶化,所以有过敏病史的人不可以掉以轻心。

减少卧室的尘埃 室内环境保持清洁,每周用湿布擦拭,勤换洗宝宝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同时,哮喘宝宝的居室应通风良好,天气好时,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避免接触刺激物以及变应原 蚊香、烟香、香水、杀虫剂等挥发性物质尽可能避免使用。室内使用高效能的空气滤清器可净化空气。避免已经确定的变应原,是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基本而重要的措施。避免到花木繁茂的地方去,尤其不要选择风大的天气出游。室外的花粉、霉菌的完全避免虽不可能,但在高峰期可以关闭门窗使之大大减少。婴幼儿应避免食入诱发哮喘的致敏食物。

延长母乳哺育的时间,至少能到6个月。母乳中含有多种对过敏有制约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对防止过敏很有好处。哺乳期间,妈妈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食物过敏篇

宝宝为什么会发生食物过敏反应?

从理论上说,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婴儿由于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功能不完全成熟,外来蛋白极易通过,同时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容易发生食物过敏现象。

另外一种食物过敏,则与免疫系统无关,而是因为*对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无法适应引起的。例如,有些人吃草莓、巧克力、贝类食物,会出现皮肤过敏。不新鲜的海产,会大量产生组织氨,即便是健康的人,也会促成过敏反应。

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哪些?

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儿童为8%(成人为1%~2%)。93%的食物变态反应是由8种食物引起,依次为鸡蛋、花生、牛奶、大豆、坚果、鱼类、甲壳类食物和小麦。儿童对牛奶、大豆、鸡蛋、小麦的过敏反应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但对花生、鱼、坚果和甲壳类食物等的过敏反应一般是终身的。

宝宝过敏有哪些症状?

虽然部分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食物过敏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大多都会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危害。严重的食物过敏,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抢救,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给1岁内宝宝添加固体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宝宝是否有下列过敏现象:

消化道过敏: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黏液状腹泻、便秘、肠道出血、口咽部瘙痒等。

皮肤过敏:荨麻疹、风疹、湿疹、红斑、瘙痒、皮肤干燥、皮肤鳞状、眼皮肿胀、嘴唇肿胀等。

呼吸系统过敏: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眼泪汪汪、支气管炎、不断发生耳部感染、久咳不愈、胸部发出声响、气喘、咳嗽等。

神经系统过敏:有时一些征兆比较细微,不容易被妈妈们察觉,例如:暴躁、焦虑、夜晚易醒、啼哭、头痛、肌肉及关节酸痛、易怒、过于好动、体重增加缓慢等。

妈妈如何确定宝宝对哪种食物过敏?

宝宝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就要先回想宝宝过去24小时吃过哪些东西,一一过滤、剔除。

如果宝宝有食物过敏的征兆,妈妈首先将宝宝吃的每样东西记录下来,最好连续3天。然后,从宝宝最常吃的食物中,选出最可疑的过敏食物,通常是前面讲的最容易引起过敏食物的其中一个。连续两周内不要让宝宝吃这种可疑过敏食物。如果没有观察到任何变化,再试试下一种可疑食物,直到你认为有可能引起过敏的每样食物都试过。

妈妈也可以将宝宝过敏的经历求助于变态反应科或儿科医生,医生将进行皮肤测试与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的检查,找出会对宝宝造成过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