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发育需要环境刺激
宝宝一出生,心理教育不仅受父母亲的教育影响,还需要环境的刺激,这是最新的研究发现,婴儿心理发育需要环境刺激,这是什么意思呢?专家对这一理论作了相关的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南美州的一所孤儿院,一些婴儿出生三个月就被他们的母亲遗弃了。这些婴儿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受到适当的照顾,食物、卫生和医疗等方面都很好,但是,结果他们在社会行为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原因主要是母爱被剥夺,另外也与缺乏与外界进行社会交往有关。
教授曾做了一项有限的人类婴儿隔离实验。他将一批婴儿分为两组,一组放在排除了一切外来刺激的房间里,另一组放在有良好外界刺激的房间里。几个月后,教授对他们的智力作了调查。他拿着一个发光物体在婴儿眼前晃动,观察婴儿什么时候有产生触摸这个物体的念头,以此来评价婴儿智力发育程度。结果,两组婴儿产生触摸物体的念头的时间竟相差三个月,也就是说,在没有刺激的刺激的房间里发育成长的婴儿智力落后三个月。
上述实验和观察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发展中的有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而多样化的社会经验最能提供这类刺激。
许多母亲希望把自己刚生下的婴儿放在一个有着洁白的天花板、洁白的墙壁、能够隔绝一切外来声音的宁静的居住环境中,并设法排除其它一切外界"干扰",唯恐娇嫩的婴儿受到惊吓。显然,这种培养"温室里的花朵"的想法是错误的,完全没有刺激的环境对婴儿的发育成长来说,只有害处而无任何益处。
四岁之前的智力发育速度相当于四~十七岁的发育速度,而婴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心理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经常不断的环境刺激来促进。在婴儿期因缺乏良性环境刺激、缺乏社会交往造成的也是难以弥补的,往往造成终生的心理变态、智力落后、社会适应不良,缺乏自卫能力。曾有这样一件事,一对年轻夫妇在生下第一个孩子时,只有一间狭小的房子,全家拥挤在一起。不论母亲做什么这个婴儿都可以看到或者听到,父母亲经常和婴儿逗笑、说话。结果这个婴儿七八个月就会说话了,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不久,他们搬进一套三居室的住宅,并生下了第二个孩子。由于房间多了,他们就让生后不久的婴儿住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母亲平时也很少与这个婴儿逗笑、说话。结果第二个孩子到一岁还几乎什么话不会说,以后也寡言少语,远不如第一个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年轻的亲们,从第二个孩子的不幸中你们得到什么启发呢?
许多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能力通常随婴儿期受到的环境刺激的多少和种类的不同而异。今天,人们在研究哪些刺激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婴儿心理发育。心理学家说:"在促进婴儿早期发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
所以婴儿心理发育需要环境刺激,因此各位爸爸妈妈们就要改善好生活环境,给宝宝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
-
不管多累,还是家庭有多不和谐,不要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不管多累,还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谐不应该把负面情绪传达给宝宝!
-
如何预防新生儿打嗝我们都知道在照顾小宝宝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了解清楚,因为小宝宝在出生的时候也是非常娇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宝宝经常出现打嗝的话
-
妈妈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带来这些影响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妈妈带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为习
-
孩子爱哭闹,这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快速“变脸”哭闹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对于父母来说,则是令人烦恼的问题,特别是外出时,如果宝宝哭闹,会让父母感觉到很尴尬,其实宝宝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积极引导现如今,家庭里的经济条件、物质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愈加优渥,孩子崇尚独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显。在这个阶段,如果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