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消除孩子依赖的心理(图)
孩子过分依赖的习惯,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面对孩子的依赖性,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依赖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子现场】
张笑恒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为了让张笑恒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父母可谓是操尽了心,除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父母都会代替张笑恒去干——吃饭时,妈妈会及时地把饭端到张笑恒的手边;衣服脏了,当然也是妈妈的事;笔记本用没了,也是妈妈亲自去买。到了高中毕业,张笑恒连自己的袜子都未曾洗过,他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而且有时还为自己的这种生活沾沾自喜。
高中毕业后,张笑恒以全县第一、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某名牌大学,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年的九月,张笑恒和其他刚入学的学生一样,无比兴奋地来到了首都北京。然而大学生活开始不久,张笑恒就遇到了许多困难:他不会买饭,不会洗衣,甚至经常找不到上课的教室,也不知道该如何和同学相处。
虽然好心的同学也在不断地帮助张笑恒,但还是难以解决他的适应问题,这令张笑恒万分苦恼。无奈之下,他只好提出了休学,学校根据他入学以后的表现同意了他的请求。
【专家解析】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这些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缺少动手能力的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没有独立的精神,当他离开父母后,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缺乏主见,不会积极行动,不敢负责任,性格懦弱,这会变成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大障碍,对生活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动手能力,防止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与习惯。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其实是喜欢自己做事情的。他们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等。父母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大胆去做感兴趣的事情。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和责任感,增加他们的基本生活常识和劳动能力,使孩子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真正地长大成人。
-
不管多累,还是家庭有多不和谐,不要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不管多累,还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谐不应该把负面情绪传达给宝宝!
-
如何预防新生儿打嗝我们都知道在照顾小宝宝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了解清楚,因为小宝宝在出生的时候也是非常娇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宝宝经常出现打嗝的话
-
妈妈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带来这些影响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妈妈带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为习
-
孩子爱哭闹,这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快速“变脸”哭闹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对于父母来说,则是令人烦恼的问题,特别是外出时,如果宝宝哭闹,会让父母感觉到很尴尬,其实宝宝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积极引导现如今,家庭里的经济条件、物质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愈加优渥,孩子崇尚独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显。在这个阶段,如果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