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注意力训练有哪些
从小培养孩子拥有专注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宝宝两岁后逐渐的去进行培养,使之日常家长适当的让孩子进行串珠子、钉钉子,大家也可以每次给孩子挑选一两样玩具,这都很好的培养宝宝的集中注意力。那宝宝的注意力训练有哪些呢?
0-3岁宝宝注意力的特点
注意无目的性:0~3岁的宝宝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注意,很容易受到无关事物的干扰,致使原来的任务不能完成。比方说,宝宝很可能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要另一个,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注意无稳定性:0~3岁的宝宝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研究显示,宝宝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一般2岁为6~7分钟,3岁为9分钟。
注意无细致性:3岁以下的宝宝只注意表面的、明显的事物轮廓,不注意事物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还不太注意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比方说,让3岁的宝宝比较两个相似图形区别在哪里,他们就不大能说出来。
注意无分配性:3岁以下的宝宝不可能同时注意很多的事物。如果妈妈指着大楼说:“宝宝,你看!”爸爸又几乎同时指着小鸟让宝宝看,那宝宝很可能什么也注意不到。
宝宝缺乏注意力的原因与对策
宝宝对手上的玩具或从事的活动缺乏注意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于孩子,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不能过分苛求孩子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父母应先分析孩子缺乏注意力的原因,然后以平和的心态,科学地、逐步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对活动本身缺乏兴趣
对策: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玩具。只有孩子自己选的,才是孩子喜欢的,孩子才有可能专心地去玩。对于一些宝宝初次尝试的游戏,父母也可以进行引导,比如拿出做好的手工“引诱”宝宝:“宝宝,看这个小包包多可爱,我们等会也做一个好吗?”
学习的内容过深或过浅
对策:结合孩子生长的敏感期提供适合孩子身心发展所需求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
到了2岁,孩子能力强了,我们可以增加难度,让他穿珠子、钉钉子,同时给予孩子适度的引导。如果孩子自己选择了一样玩具(这表明他喜欢这件玩具),但玩不了两下,就不玩了。这既可能是因为玩具太难了,孩子玩不了,也可能是因为太简单了,孩子觉得没新意。
这时父母可以试着介入,引导孩子继续玩下去。玩具太难了,降低一下难度,力求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玩具太简单,就变换一下玩法,让孩子重新喜欢上它。如,刚开始玩剪刀的时候,孩子不会剪,尝试了几下就想放弃了,这时我们就该拿着纸条,让孩子剪,这样孩子从原来一手拿纸一手拿剪刀的双手配合到只需要拿剪刀剪,动作难度就降低了,孩子能剪了,就会越剪越好,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家里人口多、住房紧张、父母脾气急躁;家庭气氛压抑,父母整天争吵不休等。
对策: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家时,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说话时声音要轻一些,并尽量让孩子自己探索玩具的玩法。
每次提供的玩具过多
对策:每次提供给孩子的玩具不宜过多,两三样即可。
健康状况不佳
对策:在孩子身体不适,如困倦、生病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玩得太久,注意多休息。
在认识到孩子对所有事情的5分钟热度后,我们也完全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孩子,让他的兴趣停留的时间更长久些。这样不但可以让你得到休息,而且在以后上学时也有助于他在课堂上提高注意力。
对于生活中处在零至三岁的宝宝,此时家长们最好随着孩子的性格去进行玩耍,一般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其注意力集中度是很不强的,所以家长可以试探着去进行锻炼宝宝的注意力,但警惕父母不能过分强求的去进行。
-
宝宝对玩具喜新厌旧,父母应该怎么办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对过这样的困扰:玩具买回来时宝宝很喜欢,但没玩两天就不爱玩了,扔在一边,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宝宝边吃边玩的危害 对宝宝边吃边玩说NO!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母在旁边喂饭,而宝宝就一边吃饭一边玩,这样的情况其实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这六件事适得期反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爱几乎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的饮食、学习、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实际生活中,
-
开发宝宝智力的运动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宝宝更聪明宝宝更智力发育一直是父母很关注的问题,而在智力发育当中,动作发育是早期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使
-
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几件事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为了父母最大与最幸福的“负担”,不仅要尽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也想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