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平时父母在孩子的一些教育方面应该采取一定的合理的方式,比如应该培养孩子一些独立思考的习惯,只要可以让孩子以后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并且平时也可以提高宝宝的一些身体上的发育和心灵上的增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后,就不知道什么是思考,也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切只等待着父母给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创新精神,只会人云亦云,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独立思考的品质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善于发现问题,能够通过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孩子长大后,因为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品质,他的视角会比别人宽广,思维也会更加缜密。因此,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将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遇,更容易拥有成功的生活和事业。

因此,每个父母都要尽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生活上的事情开始,让孩子多动手,多参与;父母决定什么事情,也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应进行引导,而不是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的探索;孩子钻牛角尖时,让孩子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等。

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小妙招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长期培养。父母要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训练孩子的思路,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思考,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支招一:让孩子在独立行动中自己动脑

方法示例

霜霜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别看她人不大,能做的事情可不少。比如洗衣服,打扫房间,帮妈妈做饭等。学校里举行的野炊活动,只有霜霜一个人不用老师帮助,因此获得了老师的夸奖。老师号召班里的所有同学都要学习霜霜独立生活的能力。

霜霜现在如果离开父母,完全能够自己很好地生存,这是因为从小她的父母就开始让霜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霜霜在动手的同时,也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有些问题,她还能想出好主意帮妈妈解决呢,这使霜霜的父母感到十分欣慰。

操作提示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样看似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孩子因为动手少,动脑也会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对孩子现在的学习不利,也影响孩子今后生活的质量。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支招二:用完成故事结尾启发孩子进行思考

方法示例

张海源为了能够使儿子学会独立思考,经常用儿子爱听故事这个特点启发孩子,让他多动脑筋。她讲故事与别人讲故事不同,只是把故事的开头、过程讲得特别详细,但结局不告诉儿子,而是让他通过故事情节去想象结尾会是什么样的,还要他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尾,并鼓励他说出两个以上的不同结尾,最后才告诉儿子原故事的结尾。

儿子在妈妈这样有趣的训练下,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到后来自己都能编一些故事讲给妈妈听。张海源看到儿子这样,非常高兴。

操作提示

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也爱玩游戏,父母利用讲故事却留出结局悬念的形式引导孩子去展开想象与思考,让孩子在听故事的玩乐中学会动脑,孩子会乐此不疲,不至于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是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法。

支招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方法示例

龙龙今年才八岁,就已经获得少儿发明创造二等奖。原来,龙龙很小的时候就对很多东西感兴趣,好奇心很强,经常摆弄家里的玩具、物品,把好多东西都给弄坏了。

龙龙的父母知道孩子是因为好奇才这样做的,所以他们不仅没有批评龙龙,还主动给他讲那些东西的使用原理,并买回了一些小零件,让孩子学着组装,由此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所以,龙龙虽然只有八岁,却已经是一个小小发明家了。

操作提示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这也难免会使家里的一些东西遭殃。父母不要因此责骂孩子,而应该因势利导,给孩子讲授一些有关的知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引导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这样会使孩子开动脑筋,学会思考,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一些支招,平时家长可以注意自己的一些行为,并且除以上的一些方法,平时教孩子应该多角度地进行考虑问题,站在孩子的一些角度进行考虑,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他人身上。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