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如何在公共场合和6岁孩子交流

如何在公共场合和6岁孩子交流

孩子一天天长大,如同雨后茁壮成长的小树。爸爸妈妈满心欣喜的同时,也要尽早的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成长规律。按照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去进行引导和教育。做到科学的和孩子沟通交流,不能想当然的自以为是,否则时间长了就会和孩子产生隔阂,形成代沟,极不利于两代人的感情交流,而面对一个6岁的孩子,怎样应对这个孩子的自尊心蓬勃发展的阶段呢?

6岁的强强,爸爸利用假期给他报了一个游泳班。第一次游泳课上,强强有点害怕,结果最后一个下水。下了课,爸爸立刻跑过去,当着小朋友的面说:“你看你,人家一节课下来,姿势都学得差不多了,你连下水都不敢,胆子怎么那么小?”强强很不服气地说:“人家有的都学过了,我是第一次。”爸爸有点生气了:“那也有第一次来的,人家都会了,怎么只有你笨手笨脚的,还是教练把你拖下水的……”强强嘟着嘴走开了,爸爸的火一下子就起来了,“这么大点的孩子居然都不听话了,你这是什么态度?”

请你深呼吸:

6~7岁的孩子正处于自尊心发展的高峰期,而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孩子的错误或失败,完全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当着小朋友、老师的面批评孩子,已是亲子沟通中的大忌。

孩子畏缩,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孩子胆怯,不能大方地表现自己;孩子内向,受了欺负也不敢吭声,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罗列很多,也许家长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每个孩子的长处和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不必强求孩子处处都表现得优秀,这会让孩子有强烈的挫败感。

试试这么做:

用鼓励的语言而不是消极的指责来让孩子逐步提高。对于强强,爸爸可以说:“你今天第一次来,能带着板子游已经很棒了,要是再勇敢一点会更好!只有不怕水才能游得好,我希望下次你能做到自己下水!”作为强强听到爸爸这么说,是不是会更舒服呢?所以,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家长不妨先肯定一下孩子的长处,将原本批评的话语用鼓励的方式说出来,相信孩子更容易接受。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心理感受,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家长们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孩子们的身上。要时刻设身处地的去判断,去感受孩子们的内心情感,感情需求,做到对孩子们的身心感受了如指掌。力争做孩子们的好父母,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