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育儿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停地反省

育儿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停地反省

子女的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当孩子降生以后父母就自然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司机需要驾照,医生需要行医资格证,同样父母也需要经过培训,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育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请问,你每天冲着孩子叫唤,你换来了什么?当你看到他写不好,写不对,你冲着他吼,他写好了吗?写对了吗?

请问,你看到他不学习,整天想着玩,你生气,孩子他有什么感觉呢?他会觉得是你是为他着想吗?

请问,是我们把孩子的问题看得太重,还是孩子真的有问题呢?

回答:我每次冲着孩子吼完了,我出了觉得生气以外,似乎什么问题都不解决,孩子的反应慢慢皮了,他似乎不怕,甚至会觉得不屑了,而且我说完了他不但没有改进,反而会更加激发他和我对着干的感觉。而且对他效果真的不好。

回答:孩子永远不会体谅大人着急的心情,因为他们是孩子,就像当初我们总是嫌我们的父母罗嗦一样,只有我们当了父母才能体会到着急,为孩子着想的心情。所以他是孩子,我们不要要求他可以理解我们的一片苦心。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该做的就好了。

回答:一定是我们把孩子的问题看得太重了,比如他现在不会写的字,也许不久他就会写了,就认识了,因为看的多了势必他会认识,写的多了他也就不会写错了,我们着急一时,其实就是把孩子的问题放大了。

其实,我现在想想,当我看我儿子的时候,他还是有太多值得我去称赞和夸奖的地方的,他还是有很多优点和做的事情值得我去骄傲的,所以,当我反思,我其实最大的问题和陷入的怪圈就是问题不在孩子,在于我,在于我在乎什么。

孩子不会,学的暂时不好,我着急,其实本质着急的是我的面子,而让我失去对孩子问题的理性分析,比如一拿到考卷,看到分数,分数稍微高点,我会心情舒畅的和他谈论错误,但是分数低了,我就失去理智的去质问他,其实这个是不对的,其实都是有错误,但是为啥我的态度居然是两种状态呢?所以我反思就是我还是守着固有的传统的面子,分数论。问题还是我,我儿子曾经说,如果我分数高点,你就高兴的和我一起分析,但是分数不高,你就马上不太对劲,你虽然说不看重分数,但是我还是明显可以感觉到不同的,其实他说的很对,就是这样,所以必须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

老师说过,其实错误才是孩子最大的财富,我们只有欣然接受错误,喜欢上错误,我们才能改正错误,其实所有的教育专家都在教育理念中很好的诠释了,鼓励和正确看待孩子问题的观念,卢勤老师说,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我们要学会用太好了这样的心态去面对,郑委老师说,错误积累才是学习进步的动力,错误是宝贝,而我们恰恰是不能接受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才失去了方法,所以才会纠结和郁闷,所以,如果我们想改变,就要用太好了的心态去迎接孩子的问题,然后我们把错误当成宝贝一样去一一分析,一一化解。所以当我扪心自问,我的做法和态度都不可取的时候,就要改变,用太好了的心态去接受儿子,改变自己,从而用智慧改变现状。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犯错改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同时孩子犯错映射出来的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庭的问题,换句话讲是家长的问题。做父母的在孩子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自己。这样才会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