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家中的“犟宝宝”
孩子不听话,总是顶嘴,你说东,他说西,你说七,他说八,着实让家长头疼,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有时真的无能为力,脾气暴躁的家长可能会大声斥责什么拳脚相加,其实越是这样越会助长孩子犟脾气。这时候家长需要静下心来,多思考,想办法。
A 孩子的犟劲别强拧
3岁半的鹏鹏是个“小能干”,什么事儿都要自己动手,并且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别人教他也不听,更不用说帮他了。为这事儿,鹏鹏没少吃亏。比如,荡秋千时,他总不肯抓住两边的秋千绳,结果从秋千架上重重地摔下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鹏鹏的身上可不是一件两次了!鹏鹏的妈妈认为:“宝宝总是这样自以为是,将来会吃大苦头的!”
钟主任分析说:“鹏鹏的自以为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宝宝在2岁左右已经产生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会让他产生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于是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什么事都想自己尝试,什么事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此时,如果家长以一定的方式对他加以阻止,他便会抗拒,这便成为所谓的‘倔强’。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宝宝2岁半至4岁期间,即所谓的第一反抗期。如果一味强迫宝宝按照家长的意志行事,以犟对犟,要么造成宝宝过于怯懦,要么造成宝宝过于叛逆,都不利于宝宝将来进入社会。放任宝宝,不加约束,则会让他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蔑视规则,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家长应顺其自然,以一种宽容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宝宝的倔强行为。”钟燕建议,“放手让宝宝去尝试去体验去思考,不过分干涉和束缚他。如果担心宝宝的行为会造成危险或破坏,不妨在安全保障措施上下一点功夫,比如,在秋千架下置放棉垫,将常用的易碎玻璃器皿换成安全的塑料制品等。但是宝宝的行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和安全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他的行为超出了行为规则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则应当严格加以制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
B 家长教育不当让宝宝脾气犟
“妈妈,糖呢?”一见面4岁的娅娅就对来幼儿园接她的妈妈说。妈妈这才想起,早上出门时随口答应她的,没想到一天过去了她还记着呢。得知妈妈没有买,娅娅便一路哭闹起来,任凭妈妈怎么哄也没用,让周围的家长们看着直摇头,妈妈被搞得狼狈不堪。直到妈妈买了她想要的糖,她才终于止住哭声。
钟主任分析说,娅娅的犟脾气和不听话是因为爸爸妈妈的教育不当造成的,因为他们经常对孩子食言。相对于大人而言,孩子完全是一个弱势群体,无论从物质、行为方面,还是从思想方面来说,都得要受制于家长。如果家长能够尊重孩子,孩子便会有一个相对宽松和民主的生存发展空间;如果家长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识、漠视孩子的权利,为了争取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一些宝宝就会通过顶撞、哭闹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钟主任说,平等对待孩子这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这需要家长时时更新观念,学会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真正将孩子放在与你平等的位置来看待和对待,从而将本该属于孩子的权利真正还给孩子。
C 与孩子对话少用命令式语言
当孩子顶撞你的时候,你不要马上顶回去。先想想孩子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有道理,应该接受。如果孩子和你顶嘴,他完全错了,甚至是无理取闹,则要跟他讲道理。在讲的时候,态度要坚定、严肃,但不是凶狠,让他心平气和地听你讲话,接受你的意见,把顶撞消灭在发生之前。
与孩子说话应少用命令式语言。同样一件事,用命令语言,他多半会顶撞;而用商量的语言,他更会乐意去干。对于实在难以“拐弯”的宝宝,则有必要通过转移注意力、暂时离开犯“倔”的情境等方式,给他一个足够长的思想变通过程。
世界上没有一把万能钥匙,任何事情的解决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家长细心观察,结合孩子的具体实际去研究符合自己孩子特点的方法。千万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另外家长要始终保持真诚和理解。悉心与孩子沟通交流,赢得孩子的认可是第一位的。
-
宝宝对玩具喜新厌旧,父母应该怎么办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对过这样的困扰:玩具买回来时宝宝很喜欢,但没玩两天就不爱玩了,扔在一边,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宝宝边吃边玩的危害 对宝宝边吃边玩说NO!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母在旁边喂饭,而宝宝就一边吃饭一边玩,这样的情况其实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这六件事适得期反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爱几乎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的饮食、学习、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实际生活中,
-
开发宝宝智力的运动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宝宝更聪明宝宝更智力发育一直是父母很关注的问题,而在智力发育当中,动作发育是早期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使
-
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几件事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为了父母最大与最幸福的“负担”,不仅要尽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也想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