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强大的内心和高情商怎样才能锻炼好
俗语有话“三岁看老”,3岁前孩子的性格基本形成,孩子在3岁前培养得好,作来父母的以后就会更轻松了。
在幼儿园的小班门前,常常能听到3岁大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走进教室一看,又会发现在一个班中,总有几个孩子内心平静,表情有些兴奋、有些好奇,还时不时安慰其他正在哭泣的小朋友……
为什么同是入园新生,不同的孩子表现如此迥异?
心理营养足 孩子内心就强大
专家认为,3岁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第一个关键期。如果在3岁前家长能给足孩子心理营养,使孩子的内心强大,情商够高,那么3岁后,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不会出现哭着不去、一直生病、被小朋友打、打小朋友的情况,他甚至能自己处理很多事。“情商高的人能处理好周围人和事的关系,做起事来也会比较顺畅、容易。”1~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建立安全感、基本的信任和不信任、自主能力和羞愧的心理冲突的关键期。1岁时,孩子由使用支配本能的右脑,转向支配意识的左脑,并开始懂得如何坚持和放弃,如果父母在这时注重孩子的内心,注重安全感、自主能力、意志力的培养,那么不管大人把孩子放到什么地方,孩子都不会因为担心失去父母的爱而哭闹,他的内心会有一个持久的信念和希望的品质,就会很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安静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专家认为,所谓“三岁看老”,一个孩子在3岁前其性格的基础已经形成了,3岁前如果孩子的性格培养好了,以后家长会更轻松,进入社会后喜欢这个孩子的人也会更多。
那么,在3岁前如何给足孩子心理营养,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
1岁前要即时满足孩子期望
专家表示,孩子在1岁前,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任务是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依恋感。孩子在出生时,第一次和母亲分离的一刹那,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会出现不安全感,因此医生会把孩子在第一时间放到母亲身边,让孩子知道“妈妈还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从信任母亲开始,然后信任身边的每个人,信任这个社会。
当孩子饿了哭的时候,父母是否出现,是能不能建立信任感的关键。孩子在饿了或感到不舒服时会哭,如果父母没有即时满足他,那么在出生时的不安全感又出现了:“妈妈在哪里?”如果孩子在1岁前的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就会时时刻刻活在担忧里,不安全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
“如果孩子在1岁时建立了很好的安全感,就会具有强烈的未来期望,但是如果父母没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就会变得不敢期望,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担忧自己的希望是否会被父母打压。”专家说。
对1-3岁的孩子不要指责
3岁左右,父母迎来了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孩子这时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技能:独立地爬、行走、说话、拿起碗吃饭,每个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在想:“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要父母再控制我的行为!”于是很多3岁左右的孩子会和父母对着干,孩子和父母之间出现了冲突。
“这是孩子的性格形成的重要表现,他已经开始用左脑来探索这个社会。当孩子做出不符合规范的事情时,家长不要指责,最好的方法是引导。”专家说。如果指责太多,孩子会产生羞愧的心理,他会认为“我是不好的,我总是不对的”,那么他的自卑感和羞愧心就会比较重,自主能力也会比较弱,他的意志会被压抑,会产生怀疑,变成一个害羞、胆小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忽视孩子的逆反,欣然地接受孩子探索世界的全过程。
-
宝宝对玩具喜新厌旧,父母应该怎么办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对过这样的困扰:玩具买回来时宝宝很喜欢,但没玩两天就不爱玩了,扔在一边,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宝宝边吃边玩的危害 对宝宝边吃边玩说NO!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母在旁边喂饭,而宝宝就一边吃饭一边玩,这样的情况其实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这六件事适得期反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爱几乎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的饮食、学习、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实际生活中,
-
开发宝宝智力的运动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宝宝更聪明宝宝更智力发育一直是父母很关注的问题,而在智力发育当中,动作发育是早期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使
-
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几件事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为了父母最大与最幸福的“负担”,不仅要尽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也想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