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打孩子的七大危害
孩子成长健康是很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护理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事项,家长教育孩子中打孩子也是会见到的,但打孩子教育孩子是不对的,下面介绍下父母打孩子的七大危害。
1.打孩子会使孩子认为打人是正确的,打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解决冲突的方式。
假如比利打了他的小妹妹,我们先是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紧接着就因为他打妹妹这事又打了他,这完全是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虚伪做法。这样的话,就会让比利认为有理由使用武力解决冲突,而这种想法只会造成更多的打斗。
2.打孩子会损害其认知发展。
在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莎丽?巴尔金进行了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对二到九岁的孩子进行了认知测试,结果发现被打过的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低于没有被打过的孩子。
3.疼痛的体验并不能提高孩子的道德观。
虽然被打时的疼痛或者惊吓可能在当时让孩子停止不良行为,但长期而言,这种做法并不能起到任何正面作用。挨打只能使孩子害怕被打,并不能帮助他们在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建立自己的正误观来防止未来犯下同样的错误。在孩子由于从饼干桶里偷拿饼干而被打后,学到的可能并不是不能偷拿东西,而是尽量避免被发现。
4.打孩子无法教会孩子尊重父母,只会让孩子惧怕父母。
只有在建立了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前提下,孩子才会有良好的表现。而打孩子这种行为明显和这个目标背道而驰。只有在不惧怕的前提下,孩子才可能尊重父母。
5.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是通过她所察觉到的别人对她的看法,开始建立自我形象和自尊意识的。在孩子发展自我概念的时期,父母是孩子世界中最为重要的人。挨父母打的孩子会很自然地猜想,世界上原本应该最爱他们的人也不一定会爱他们,这就会阻碍孩子自尊心的健康发展。
6.打孩子会让孩子认为打他们所爱的人是对的。
这种认知会对孩子未来的亲密关系造成潜在影响,并且会增大孩子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或施暴者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从小遭受殴打和家庭暴力的孩子更有可能去攻击他们的父母,在长大以后,有这样遭遇的男孩子更有可能去殴打自己的女朋友。
7.打孩子是一种具攻击性和反社会性的行为。
在关于打孩子这个问题的研究分析中,伊丽莎白·格肖夫用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表明,打孩子会导致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出现违法或者反社会性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攻击性及反社会性的刑事犯罪行为会不断升级,最终在长大成人后极有可能虐待他们的配偶和儿女。此外,这个研究还同时指出,打孩子会增加校园打架事件的概率。
上述就是对父母打孩子的七大危害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教育孩子是不能以打孩子为教育的手段,要知道找对正确的方法,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
-
宝宝对玩具喜新厌旧,父母应该怎么办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对过这样的困扰:玩具买回来时宝宝很喜欢,但没玩两天就不爱玩了,扔在一边,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宝宝边吃边玩的危害 对宝宝边吃边玩说NO!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母在旁边喂饭,而宝宝就一边吃饭一边玩,这样的情况其实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这六件事适得期反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爱几乎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的饮食、学习、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实际生活中,
-
开发宝宝智力的运动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宝宝更聪明宝宝更智力发育一直是父母很关注的问题,而在智力发育当中,动作发育是早期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使
-
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几件事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为了父母最大与最幸福的“负担”,不仅要尽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也想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智力,